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一年级语文《离开妈妈的小黄鹂》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离开妈妈的小黄鹂》原文一只小黄鹂,第一次离开妈妈,自己出去捉虫子。她飞了一整天,回到家里,妈妈问她看到些什么。小黄鹂说:“我只顾捉虫子,什么也没看到。”妈妈停了停,说:“孩子,我们要做的事多着呢,可不光是捉虫子啊。”第二天傍晚,小黄鹂又飞回来了。妈妈问她:“今日你做了些什么?”小黄鹂说:“我看到一只白头翁,他真可怜,已经老得不能捉虫了。我把捉到的虫子送给了他。”“我还到了森林医院,请来啄木鸟大夫,为领居白杨树爷爷治好了病。”“回来的路上,我还看到一只小百灵鸟。她的歌声真好听,我跟着学了半天。我想,将来我也许会唱得比她更好听。”妈妈兴奋地笑了。【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离开妈妈的小黄鹂》教案教学目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认识13个生字,1个多音字“大”,会写8个字。2、自主积累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关怀周围的事情,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教学重、难点:会认、会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情境法、小组合作法、游戏法。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小朋友,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课件出示小黄鹂)2、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小黄鹂的故事吧!二、初读课文。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老师范读课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标出课文自然段。4、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议。5、齐读课文。三、学习会认字。1、小组合作认读生字。2、小老师教读生字。3、齐读生字并扩词。4、“找朋友”游戏识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1、开火车认读生字。2、“火眼金睛”游戏巩固识字。3、“踩石过河”游戏巩固识字。4、齐读生字卡。二、积累词语,练习说话。1、认读词语库里的词语。2、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词语?3、选择你喜爱的词语说一句话。三、精读课文。1、齐读课文。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3、指导分角色读课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小组讨论:说一说刚离开妈妈的小黄鹂做了些什么。5、汇报沟通。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1、老师引读课文。2、学生分角色读课文。二、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生字。2、老师教读正音。3、开火车读生字4、指导写字。(1)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3)老师强调:“真”的中间有三横,“次”的左边是两点水,“治”左边是三点水。“唱”、“要”的笔画多,要注意结构匀称。(4)老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5、学生在田字格上练写。6、优秀作业展示。第四课时一、复习生字。二、齐读课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拓展延伸,续编故事。1、妈妈兴奋地笑了,会说些什么呢?小黄鹂第三天飞出去捉虫子,又会做些什么?你能在编一个小黄鹂的故事吗?2、学生讨论试编。3、指名讲故事。四、快乐乐园。1、把拼音桃子分给生字客人。2、读读小草上的词语,帮小羊吃青草。【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离开妈妈的小黄鹂》教学反思在教学《离开妈妈的小黄鹂》一课时,我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三维”目标。一、自主学习,贯穿阅读阅读教学以读为主。本节课我共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读书,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由于我讲授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我以“小黄鹂第二次离开妈妈又干什么去了,结果又会怎样呢?”这一与上节小黄鹂第一次离开妈妈有紧密联系的问题为切入点,把学生读书的兴趣充分调动了起来。这时,我安排了第一个层次读书,并且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或问老师,问同学。读完后,我鼓舞学生站起来轮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紧接着我安排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二个层次读书,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中每一自然段写小黄鹂干什么去了?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了第三个层次读书,也就是随文识字,分角色朗读。以上三个层次的朗读设计,环环紧扣,层层递升,使得整节课的朗读指导有目的,有层次,体现了老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