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政治哲学第6课7课教案政治哲学第6课7课教案1(1)通过实例分析矛盾的含义和属性;(2)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别性;(3)结合实例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别性辩证关系原理;(1)矛盾的含义和属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别性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矛盾的含义及普遍性,理解一分为二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的含义、矛盾的分析方法一直以来就是《生活与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比较抽象,加之我们学生是理科平行班,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文科知识和思维几乎不太具备,所以计划只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矛盾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基本的矛盾方法,其余不予深层次的探究。一、课堂导入-------最近,“两会”正在召开。休会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进行了记者招待会,王毅部长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外交的底气来自于祖国的强盛,2024不是1914,2024更不是1894!”我要说的是我们国家今日的强大某种程度要感谢日本这个国家,感谢安倍首相一意孤行的“拜鬼”。日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政府的集体“右倾”及其对待侵华历史的丑恶嘴脸,使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彻底地认清了军国主义的的本质面目,更加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这正体现了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今日我们进入唯物辩证法的第三个观点,即就是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矛盾。二、完成学案(自学深思、分析归纳)--------预习并完成导学案。自己阅读、思考。三、合作探究(学生分组探讨)----------四、学生发言----------------五、师生评价----------------(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见课本p671.分组讨论教材中“你敢烧吗”回答“矛盾的基本含义及其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2.分组讨论教材中“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理解基本意思并回答“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①矛盾的同一性。(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穿,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矛盾的斗争性。(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3.分组讨论教材中“生活中与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的原因,总结“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穿事物就不能存在和进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进展。(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别性见课本p691.分组讨论并举例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试着引出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矛盾普遍性原理(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没有的。(2)矛盾贯穿于每一个事物进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就是说,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2)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分组讨论教材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总解矛盾特别性原理;试着引出矛盾特别性的方法论。矛盾的特别性原理及其方法论(1)矛盾的特别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矛盾的特别性的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本质。②同一事物在进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也各有其特别性。(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组讨论教材中“我不吃这些,医生让我吃水果”,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你认为该病人错在哪里?试着总结“矛盾的普遍性与特别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