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义乌市苏溪镇第二小学新课改实验工作自查报告三年来,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仔细讨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坚持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仔细落实各级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素养教育为重心、创新教育为核心。加大力度,全面深化提高,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下面,就我校三年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做的工作和成果作简单总结:一、加强组织,加大领导力度学校本着高度重视、仔细落实的原则,成立了由校长李国军任组长,教导主任虞青荣任副组长的课程领导小组具体领导课程改革工作。学校还成立了学科课程实施小组由各年级的教研组长任组员,负责具体的课改实验工作。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对此项工作做了明确的分工,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有效的保证了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还定期组织课改领导小组和课改实施小组进行研讨,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苏溪镇第二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每学期,由课改实施小组制定出本学期的课改工作计划,具体指导我校的课程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革工作。二、加大课改培训力度,以素养促质量为了让全体老师深刻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了解掌握我国当前课改的任务、目标和实施策略,明确作为一名老师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的新课程理念和培训观念。我校专门制订了培训计划,由组织课改领导小组领导课改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本着“面对全体老师,突出实验老师”的原则对全体老师进行培训。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教材进行全面的学习。学校还组织老师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走进新课程》、《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孩子的进展》等。培训过程严格有序,通过制度规定,每次培训都不得缺席,也不得迟到、早退。由课改实施小组具体负责培训的记录、组织试卷、考试等。并且考试成绩登记在册。对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学校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学校每学期还聘请课程改革专家到我校进行专题讲座,对老师进行再培训,以不断充电的方式,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三、制订措施,全面保证课改工作顺利进行为了保证我校的课改工作稳妥有效的进行,学校专门建立了激励保障机制。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作为评选先进老师、教学能手、年度评优的优先条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把培训的全过程作为参加培训者讨论探讨和落实培训任务的过程,做到目标性培训和讨论性学习相结合,专家讲授与参加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确保培训目标的实现。要坚持用新课程理念统领培训全过程。用新课程的最新信息和最新动态贯穿培训过程。提倡参加式、交互式、探究式、沟通式等各种互动培训方式,根据培训—实践—自培训—再实践的方式进行。学校还自筹资金,购买了培训所需的所有学习资料及教学用具。学校还将课改工作和信息技术工作相结合,在本校网站及时发布各种课改信息,极大的方便了老师的学习。四、双管齐下,以校本教研工作促进课改工作的提高学校根据本学期学校的教育科研计划,有重点的选择部分内容,和课改工作结合起来,以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重点抓了集体备课。建立健全了集体备课制度,规定每月由教研组长领导分组活动一次,活动过程有主讲人和记录对课改学科在课改实施小组的领导下,定期组织活动。在校内开展了“每人一堂示范课”活动。课改小组定期到班上听课,了解课程改革进展情况和对课程教材的意见以及教学情况,收集各方面的资料,总结分析各种实验结果。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学习,围绕新课程标准,课程计划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及新教材,进行专题讨论,学习课程理论,探讨新教材教法,提高老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上,鼓舞老师打破常规,大胆创新。提倡老师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仔细组织老师听课、评课,参加集体备课等活动,不断更新老师观念。本学期,学校提出了“一人一堂优质课”、“一人一堂电教课”、“一人一篇优秀论文”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老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也使我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