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背诵第四自然段;2、能联系课文,借助朗诵理解词语的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背诵第四自然段。[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鼎湖山听泉》,读题。二、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已经随作者披着薄雾,踏着泉水,来到了岭南古刹庆云寺,一路上,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鼎湖山的清泉,大家一定还记得,刚过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这是描绘的白天的泉声,那么,入夜之后,泉声又是怎样的呢?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学习第四段1、自由轻声读第四自然段2、指导读第一句(1)课件出示第一句(2)“万籁俱寂”是什么意思?读出那种意境。(3)假如我们是客人,那么鼎湖山就是主人,他不仅慷慨地捧出他那动人的声音,还一直把它传送到耳边,多热情,多好客啊,读出来。3、指导读第二句(1)出示第二句(2)这么美妙的泉声,只用耳朵听是不够的,所以作者说要用心细细地倾听、辩识、品味!(3)指导读4、指导读第三句(1)、过渡:作者是怎样用心去倾听、辩识、品味的呢?让我们设身乍的想一下,此时山中万籁俱寂,唯有泉声不断,作者一边躺在床上,一边在心里不停地赞叹,读第三句,用(出示)“啊,这是的声音,多像一样啊!”哪种泉声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就说哪一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自由练说。(3)、指名回答。(4)、放泉声录音,指导朗读。相机板书:轻柔厚重回响清脆雄浑磅礴(5)、指导背诵。5、指导读第四句(1)、过渡: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清亮的泉水,听到了那悦耳的泉声,又仿佛在欣赏一曲欢快活泼的响乐。(2)出示句子。(3)指导朗读。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出示:鼎湖山因为有了清泉,所以。2、同座互说3、指名回答。4、齐读最后一节。《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2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泉水的美妙。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课。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广东省肇庆市东北部的鼎湖山吗?民间传说皇帝曾铸鼎于此,因而称鼎湖山,那儿景色可美啦!今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到鼎湖山去倾听、辨识、品味那里的泉声吧!二、听课文录音。三、初读课文。1、布置学生自学。⑴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素课文。⑵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理解词语。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⑴认读生字词。⑵学生质疑,理解重点词语。⑶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四、理清课文脉络。1、默读课文:这篇文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哪里开始听到泉声的。2、讨论沟通。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5)五、指导写字及布置作业。朗读、写词。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二、精读课文第一段。1、指读第一自然。2、你觉得雨后的鼎湖山怎样?用赞美的语气读第二句话。。三、精读课文第二段。1、作者在什么地方听到泉声,看见泉水的?读第2自然段,试分层。2、讨论沟通后小结。第一层(第一句)第二层(第2到第4句)第三层(第5到第9句)3、指名读第一层,说说你体会到泉声怎样?(泉声响)4、自由读第二层,想想“不绝于耳”的意思。从这个词可体会到泉水怎样?(泉水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看插图听老师读第三层,你觉得景色如何?(泉水长,泉声美)四、精读课文第三段。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夜里借宿,作者又听到的泉声怎样?指导读书3、谈读后的体会4、作者为什么会听得这么真切?5、指导背诵第4自然段。五、总结全文,朗读课文。六、布置作业。鼎湖山听泉美妙白天:泉声响泉水多泉水长泉声美黑夜: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3课文链接:鼎湖山——岭南四大名山(鼎湖山、丹霞山、罗浮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