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bacteria,MDRB)在全世界广泛流传,细菌耐药受到世界性关注。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与流行已构成社会性危害,也是医院感染经验性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了解医院感染菌谱及其MDRB的流行及变化趋势,对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4月7日的世界卫生日主题定为:抵御抗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全球每天有140万人发生耐药。由于全球贸易和旅行的发展,使耐药性生物可在数小时内传播到全世界。面对严峻的形势,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卫生部于2008.6下发了《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2011.1又颁布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对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将发挥重要作用。定义和概念多重耐药菌流行现状和趋势耐药机制多重耐药菌不断增加的原因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监测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控制什么是耐药细菌?抗菌药物通过杀灭细菌发挥治疗感染的作用,细菌作为一类广泛存在的生物体,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杀灭的危险,这种抵抗作用被称为“细菌耐药”获得耐药能力的细菌就被称为“耐药细菌”。MDRB: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MDR: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不同种类(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β-内酰胺类)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称为多重耐药。PDR:对现有的(或可获得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称为泛耐药。如泛耐药的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四环素类、氟奎诺酮及磺胺类等耐药。G+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G-杆菌肠杆菌科:ESBLs(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等;AmpC(染色体介导I型b-内酰胺酶)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等;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属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D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多重耐药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多重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MDR-TB)基础定义MRSA定值:是指发现MRSA但没有感染的临床症状,如发热、脓肿等。定植可以在鼻前庭、直肠、气管、皮肤、开放的伤口等部位发现。MRSA感染:指由MRSA引起临床症状者,如发热、乏力、白细胞减少等。可以是表皮感染如痤疮、深部组织感染如肺炎;重症感染者可致死亡。医疗相关MRSA感染:是指存在以下危险因素的MRSA感染者,既往有MRSA定植或感染史、感染发生时有侵入性器械插管者、入院48小时以后的标本培养发现MRSA、一年内住过院、外科手术、透析或住在社区中心的病人。MRSA暴发:是指三个或以上的MRSA医院内感染病例,且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细菌耐药现状由于各国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上的差异,细菌耐药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亚洲国家、南美各国、东欧以及部分西欧国家细菌耐药较为突出,形势严峻;美国、加拿大、北欧国家细菌耐药情况控制较好。耐药菌的流行趋势2009年以来被媒体称之为“超级细菌NDM-1”对除替加环素及多粘菌素外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耐药。NDM-1为质粒介导型耐药,意味着该耐药基因很容易在菌株间传播,尤其是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传播。耐药菌的流行趋势细菌耐药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幸免,只是耐药形式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流行形势严峻,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且逐渐向社区扩散。我国MRSA临床分离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上海市199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11家医院共分离14855株细菌。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64%和77%。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调查,约11.1%的病人在医院期间成为MRSA携带者,已由医院向社区蔓延。近30年来,全球许多国家都有MRSA感染率和分离率日渐增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