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十三邀之许知远对话西川》观后感与读《教育漫话》有感西川说,也许对别人说,诗歌是单纯的抒情,但是,对我而言,诗歌就是处理时代,诗歌就是诸子百家——西川对他自己的定位。我从开始的震惊到结尾的佩服。西川,海子,骆一禾,诗坛上的北大三剑客,曾经经历了诗歌辉煌的时代,也迎来了时代的大变迁,对于时代的大变迁,西川说,在八十年代,我觉得我是个诗人,可是到九十年代,我忽然就怀疑自己了,突然有一种无力感忽然感觉过去形成的对文学的认识,对美的认识,都是一种无效的,突然觉得自己是一个白痴。但是呢,人就是这么……屁滚尿流,就这么过来了。很辛酸的感觉。但是他说的时候,已经是一种时过境迁的淡定了。对于时代的变迁,西川同时代的诗人,海子,顾城……二十多位诗人非正常死亡。在西川的眼里,他的描述里可以去想象时代曾经留下阵痛,迷茫与彷徨。许知远问,你是怎样处理这种尴尬的,就是那么耗着吗?西川说,不那个时候,我也写一点东西,但是也写不了什么,于是就舍命地读书,让它占满我,当时读很多现代主义的书,让自己从过去的壳子里走出来。可以想见诗人的挣扎、思索当西川说,我现在已经对各种主意没有兴趣了,我觉着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有的主义都是为二流人设的,就是你要恪守某一个原则,你要朝着哪里走,这是制造力有限的人,他们会跟着这个主义走,强壮的制造性的这种人,他们会把这种主义全部都跃过去。但是,你会有这个阶段,要去了解这些东西。这个时候的西川,已经度过了他思想最彷徨的时期,放下了他的担子,处理好了他自己,有一颗自由的心。当他说他是一个艺术家,他再次说到他真正期待的是诸子百家的写作,他在乎的是处理时代,我不再震惊了,我感受到了他的赤诚,他的洒脱,还有那种超脱之后的自信,无比吸引人。整个访谈中许知远跟西川就随性地聊着他的人生轨迹,貌似随性,但是却深达灵魂。听他们聊天,好像在上一堂探讨时代人性的哲学课,通透而清明。在最后,西川说,能够对生活有所发现就是一种能力了,这种发现就是一种自由的心态。凡是能认识另一个人的能力的人,对他自己也是一种认识。这样的西川,既是一个诗人的西川,也是一个生活的西川,我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的悦纳,他对他人的悦纳。这也许就是最好的状态,超脱而积极,有理想而不脱离实际,既可以上达灵魂,也可以深化人群。从内而外的自信,从心而发的自由,我很佩服。西川谈的是诗歌,我在他身上却看到了人生,看到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炼。人生就是一场修炼,同时,还是逐步完善自己的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去认真了解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从而,由内至外地不断完善自己。这一期谈话,收获了满满的感动还有力量,希望我们每个人,历经风雨,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读《教育漫话》有感我在前年刚刚踏上老师这一岗位时,在第一次上课之前我对学生们说出了这样的期盼:“我希望男生们能成为绅士,女生们能成为淑女。”对于我而言,所谓“绅士”“淑女”都颇有些精英教育的味道。虽然对于我国当下的国情,在一个普通学校真正想要做到精英教育,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但我仍愿以此为我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也许手头上做的事情与之相去甚远,可这并不阻碍我心中有这样的渴望。渴望才是我进步的最大动力。我觉得我还是需要这种理想主义为自己指引方向。实际上,在我刚接触教育这一领域时,我读到了英国人洛克的教育著作《教育漫话》,这本书是由作者流亡荷兰期间写给友人讨论其子女教育问题的一些信件整理而成的,洛克在书中所谈到的“绅士教育”虽然有一些片面性但在很多方面我一直深以为然。即使是在三百多年后的中国,我仍然能从中猎取诸多裨益。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所以,我再一次认真阅读了《教育漫话》,从中寻找自己的答案。新课标中所提到的“精神品行”、“人生态度”等,在我看来就是洛克所言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书中洛克所阐述的最为重要的内容。假如说在健康教育中洛克是主张遵从自然的,但在道德教育中却并非如此。但二者之间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吃苦耐劳。要使孩子的精神变得更加坚韧强壮,就不能放纵他们的行为,而是要教会他们运用自己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