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老人与儿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日我说课的课题是《老人与儿童》,选自苏少版美术教材第三册第十七课。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介绍我的教学设计。一.说教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小朋友们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特别亲近,常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学生对这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非常熟悉,创作起来得心应手。同时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我在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比较来讨论老人与儿童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想象描绘一幅关于老人与儿童的绘画作品,从中体验绘画的欢乐。)在本册教材中,只有本课提醒学生用线描来表现作品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过于专业的线描知识可以不作太深化地探讨,只要求他们能结合所学的《画触觉》中运用不同线条、不同点的结合表达自己的感官感受,进一步培育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运用长短交替、流畅圆润、粗细不一的线条,充分表现出老人面部的粗糙感和儿童的细腻圆润感,更深化地学习线条质感的表现知识,也为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后学习专业线描画打下基础。1.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制造能力,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①认知目标了解老人与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和运用线条所体现的不同质感来表现出老人与儿童粗糙和细腻的不同外貌特征。②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自主探究、运用线描的手法表现出老人和儿童的面部特征及动态熟悉的生活情景,创作出构图完整的绘画作品。③情感目标:通过各种感知,观察,回忆,让学生感受亲情,培育学生尊老爱幼的品质。2.教学重点:老人和儿童不同特征的刻画,通过创设老人与儿童在一起的情景,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3.教学难点:运用线条所体现的不同质感表现出老人与儿童粗糙和细腻的不同外貌特征。4.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范作等学生:美术用具,如水彩笔、彩铅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说教法细致入微的教材分析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第一步,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又是关键所在。所以,围绕以上的重点、难点,并且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认知现状,本课以营造良好融洽的师生互动氛围为主线,创设的几个不同的教学情景为线索,充分动用学生已有生活体验,不断采纳观察、比较、启发、欣赏、归纳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图片的比较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在观察老人与儿童不同的外貌特征这一过程中,我采纳比较观察法,在培育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的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探究创作能力。三.说学法:我认为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一张美术作品,还要培育学生的感知力、探究力、制造力。因此,一堂好课,教法的运用是必要的、学法的指导更是值得推敲。造型是视觉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我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用不同点、线表现触觉的知识,引导学生抓住已学和将学领域中的共性,逐步深化的理解、掌握用不同的线来表现老人与儿童不同外貌的肌理感觉,并通过鼓舞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情景,主动沟通,激发兴趣,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展开回忆,并采纳低龄段小朋友特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线描表现形式进入美术创作的境界,感受到绘画的乐趣。四.说教学过程: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要全方位的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1.“大家来找茬”游戏导入师:下面是我们的游戏“大家来找茬”,小朋友比一比谁的观察最细致,认真观察照片中女孩的脸、头发等。一会儿,老师要给大家来一个“超级变变变”。(生:头发变白,眼神变暗,牙变黄等)(二年级学生拥有着无尽的活力和激情,以游戏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通过模像直观,让学生观察对比年轻人变成老人的图片,初步了解老年人面部特征。)师:对比老奶奶的照片,我们小朋友的脸有哪些特征小朋友们也可以摸一摸自己的脸,是怎样的触觉。(学生通过对比观察,认识到儿童的皮肤白白嫩嫩,眼睛大而有神等)再由老师总结因为年龄的差异,老人和儿童的脸部特征有所不同。顺势引出本课的课题《老人与儿童》。2.探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