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曹冲称象》教案《曹冲称象》教案1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师: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有一次,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兴奋,就带着自己的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起看大象。他们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也去看看吧!(多媒体展示大象图片)2.请同学们描述大象的样子。(注意培育学生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方法)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3.出示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出问题,老师注意疏理、归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师巡视,了解学生初读情况。读后请几位同学分读课文,师生评价。自读课文时,鼓舞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读,默读、小声朗读、几个人在一起读等都可以。)2.再读课文,重点让学生带着自己前面所提疑问读课文。(师强调,当我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时,应该采纳哪种方法好呢?使学生明白,带着问题读课文时最好采纳默读的方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沟通解疑。针对前面所提问题师生共同解答。三、细读深究,突破难点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古时候,那时科技不发达,只有一种秤,(多媒体展示古时候的秤的图片)这样的秤怎么能称象呢?1.找出有关官员称象方法的句子。(多媒体显示内容)小组讨论:官员们的办法到底好不好呢?不好在哪里?汇报沟通。2.曹操听了是什么态度呢?(显示:“曹操听了直摇头。”品读这句话,理解“直”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并练习用“直”说话。)3.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1)找出写曹冲称象方法的句子,读一读。(2)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称象过程。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说。)(3)出示填空,加深理解。把大象()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多少,就沿着(),在船舷上画()。再把大象(),往船上装(),装到船()到()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有多重,就知道()有多重。4.小组讨论:(1)曹冲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引导学生与官员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提方法比较。出示“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让学生感受曹冲的聪慧。品读这句话,并用“才”练习说话。)(2)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引导学生明白曹冲称象的方法不是凭空想出的。第一,是听别人议论,受到了启发;第二,是他平常注意观察,勤于动脑的结果。)5.汇报沟通。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能说一说吗?2.读读课文后边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要是让你称象,你会用什么办法?3.小结。五、作业:(选择其中的一项完成)1.请你写几句话夸夸曹冲。2.用在课文中学到的办法做一做实验。3.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小朋友们听。《曹冲称象》教案2活动目标:1.能较合理的想象,分析故事情节,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2.初步感受中国的历史故事,并引导幼儿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3.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进展连贯表述的能力。活动准备:故事视频等。活动过程:一、导入画大象引出本次活动内容。(画个大圆做身子,画个小圆做脑袋,画两根粗的树干做大腿,画一根长的树干做鼻子,画两张树叶做耳朵,画两根尖尖的树枝做牙齿,最后画上尾巴。)二、老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边听边猜边议曹冲称象的方法1、讲故事,从开头至“我有办法。”问题:“曹冲会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2、老师继续讲故事至“在船帮上齐水面上画一道记号。”问题:“曹冲为什么要在船帮齐水面的地方画一道记号?曹冲接下来会做什么呢?”3、老师继续讲故事至“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头一担一担地挑下来。”问题:“曹冲为什么要往船上倒石头?”4、老师讲故事至结尾。(1)讨论:“为什么说曹冲是一个聪慧的孩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给故事取题目。三、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延伸活动:这是一个历史故事,也是一个智慧故事。这个故事在我们幼儿园的楼梯上也有图片,其实在幼儿园还有很多关于民间的故事,小朋友也可以叫你爸爸妈妈讲给你听听。你们还可以请你的爸爸妈妈讲讲你自己的聪慧故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