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精度,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三方面内容。2.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的,,调质等热处理工序是为了改善工件切削性能。3.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装配法,分组装配法。4.机床技术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以及。5.生产批量较大时,为了便于更换磨损的钻套,应使用钻套,当对同一孔的多次加工时(如钻孔,铰孔),应使用钻套6.机床床身上的平面,根据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不同,可分别采用_________加工和__________加工方法。7.钻床加工时,主轴要承受较大的________力,但________力不大,且对_____________要求不高。8.封闭环确定后接着要查找各个________环,所有组成环都必须是____________尺寸。9.切削用量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0.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_______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_________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11.确定零件机械加工顺序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先粗后精、先主后次、_______。12.时间定额由______时间、______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以及准备终结时间组成。13.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系统根据其工作原理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派生14.式(样件法)、_______式和______式。15.(5)加工原理误差是指由于采用了近似的_______或近似的进行加工所产生的误差。16.(6)刀具使用寿命(耐用度)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至达到________为止所使用的_________。17.(7)X—R图的横坐标是按时间先后采集的样组序号,纵坐标分别为样组的18.________和________。19.(8)工艺系统内部热源主要来自_______热和________热。(1)切削平面(2)分组选配法(3)加工硬化1.所示零件,有关轴向尺寸加工过程如下:·1)精车A面(车平)。2)精车B面,保证A、B面距离尺寸A1。3)自C处切断,保证A、C面距离尺寸A2。4)在平面磨床上,以A面定位磨C面,保证尺寸18土0.05。若已知切断时经济加工公差为0.5,磨削时最小余量为0.1。试用尺寸链极值法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偏差。(2)试分析习图2-4-2所示各定位方案中:①各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②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③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a)车阶梯轴小外圆及台阶端面;b)车外圆,保证外圆与内孔同轴;c)钻、铰连杆小头孔,要求保证与大头孔轴线的距离及平行度,并与毛坯外圆同轴;d)在圆盘零件上钻、铰孔,要求与外圆同轴。1.指出图中零件结构工艺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2.如图所示零(a)(b)YXZb)a)YXZ习图2-4-2c)YXXZd)XZYX件加工时的粗、精基准应如何选择?试简要说明理由。3.试确定图示零件加工工序合理的定位方案,及采用的定位元件和限制工件的自由度数。铣槽,要求保证对称度4.主轴深孔加工中,工件和刀具相对运动方式有三种:(1)工件不动,刀具转动并轴向进给运动;(2)工件转动,刀具作轴向进给运动;(3)工件转动,同时刀具转动并进给。试比较三种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1.指出图中零件结构工艺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b)(键槽不开通)(a)6-φ10hb0-δAtA3.试确定图示零件加工工序合理的定位方案,及采用的定位元件和限制工件的自由度数。钻孔O1,O2,要求保证平行度。4.拟订CA6140车床的主轴主要表面的加工顺序时,可以列出以下四种方案,试分析比较各方案的特点,指出最佳方案。(4)钻通孔——外表面粗加工——锥孔粗加工——外表面精加工——锥孔精加工;(5)外表面粗加工——钻深孔——锥孔粗加工——锥孔精加工——外表面精加工;(6)外表面粗加工——钻深孔——外表面精加工——锥孔粗加工——锥孔精加工;(7)外表面粗加工——钻深孔——锥孔粗加工——外表面精加工——锥孔精加工。1、在无心磨床上磨削一批光轴的外圆。要求保证尺寸为250-0.021mm,加工后测量,尺寸按正态规律分布,标准偏差σ=0.003mm。尺寸分散中心X=24.995mm。试分析该工序的加工质量。Z0.811.6722.5Φ(Z)0.28810.31430.45240.47720.49382、铣削加工一轴类零件的键槽时,如图所示,要求保证键槽深度为4+0.160mm。其工艺过程为:(1)车外圆至φ28.50-0.1mm;(2)铣键槽保证尺寸H;(3)热处理;(4)磨外圆至φ28+0.024+0.008mm。试求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