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动物过冬教案VIP免费

动物过冬教案_第1页
1/39
动物过冬教案_第2页
2/39
动物过冬教案_第3页
3/39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动物过冬教案动物过冬教案1一、设计思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寒冷的冬天》主题活动,在进行“动物过冬”的小主题活动中,幼儿对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会冬眠?哪些动物不会冬眠?产生了兴趣。在散文诗“冬天是什么”里,幼儿了解到松鼠、兔子、绵羊在冬天就会换上一件厚厚的毛大衣,暖温和和的过冬。于是发现幼儿操作包里有一份这样的操作纸,挺适合现在的主题进展。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用白色毛线剪成小段装饰在绵羊身上,但其中整合了一些数知识的内容,如观察大绵羊有几只?数一数,并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二、活动目标:1、尝试将毛线剪成小段,粘贴在绵羊身上。2、了解绵羊在冬天会长出又长又密的毛来保暖。三、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包p35、白色毛线若干、数字卡片人手一份、剪刀、固体胶若干。四、活动预设过程:(一)看一看:小绵羊长啥样?1、出示小绵羊毛绒玩具:看一看小绵羊长的怎么样?2、观察绵羊的形象特征:圆形的身体、头上长了两个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弯弯的角、有四条腿。(二)找一找:草地上有几只绵羊?1、每人一张操作纸,引导幼儿找一找有些什么不同?2、数一数大绵羊有几只?小绵羊有几只?请幼儿从字卡里寻找数字,把相应的数字找出来。3、紧靠在一起的有几只?单独站立的有几只?一共几只?(三)说一说:小绵羊的过冬方法?1、冬天这么冷,小绵羊是怎么办的呢?(小绵羊冬天时长出了又长又密的毛,就像穿了一件棉袄一样,一点也不怕冷了。(四)剪剪帖帖:为小绵羊穿衣服1、老师示范剪成短直线,要求又短又细2、帖的时候尽量要直。3、幼儿操作,注意在剪的时候,把毛线全部剪完后再贴。4、幼儿沟通,互相欣赏作品。五、活动反思:1、在“找一找”的环节里,我只投放了数字4和6,幼儿数小绵羊没有很大的问题,4只小绵羊很快就找到了,但个别幼儿对数字的认识不够,拿数字时拿错了,说明还有一些幼儿对数字不认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在幼儿剪贴毛线的时候,老师从时间的紧凑性角度考虑,要求幼儿全部把毛线剪光后再贴。在活动中有的幼儿还是剪一根,放下剪刀、拿起固体胶贴一根。发现这个情况后,我把两个幼儿的操作纸进行对比,看看谁的方法动作快?通过这样的比较,信任孩子对老师的要求会更明白。3、原来认为贴的时候不会出现问题,往绵羊身上贴就对了。但有的幼儿从身体轮廓线往下,都帖到草地上了,老师请这些幼儿去认真看看老师的范例。还有一些幼儿出现了横的贴或贴的太少的情况都进行了个别指导。最后的幼儿评价沟通中大家把一些好的作品进行了介绍,有6名幼儿得到了3个五角星。动物过冬教案2案例是教学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案例十分适于用来进行沟通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老师培训的有效载体。教学案例集中反映了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这些问题和想法开展沟通讨论,对老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是非常有益的。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们都是怎样过冬的。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以课文对话为蓝本,进行口语对话能力的训练,要求说的明白、通顺。4、教育学生和人沟通要有礼貌。重点难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招呼、发问、回答的不同语气。2、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静悄悄的”句式写话。3、知道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教学准备:生字卡、图片、头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教学目标:掌握生字新词。重点难点:正确书写生字。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生活有什么变化?我们人类都穿上了保暖的棉衣,那么森林里的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呢?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篇知识童话故事第21课(动物过冬),它将告诉我们动物是怎么过冬的。(齐读课文)二、初读裸文,自学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了哪些小动物的过冬方式?用“——”划出来。2、自学课文、生字。①、轻声读一读课文,碰到生字多读几遍。②、划出带生字的词语,想一想在课文中的意思。③、记一记生字的字形。④、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三、检查自学情况。(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动物过冬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