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浙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一束鲜花》教学设计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热爱母亲的深情,受到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对母亲的爱。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的母亲平常是怎样对待你们的?你们又是怎样对待母亲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作者在自己母亲生日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二、指导自学(整体感知)出示自学提纲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新词。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我”开始怎样对待母亲的生日?是什么事让“我”改变了主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反馈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哪个词不能理解?(讨论解决)2、课文讲的是作者在去度假出发前想起母亲的生日,在花店为母亲买鲜花时为一位小男孩付了花款,继续赶路时,发现那个小男孩正给去世的妈妈“献花”,“我”的心受到震动,回到花店决定亲自给母亲去送鲜花。3、沟通“自学提示”第③题。(开始“我”想起妈妈的生日,到花店买了鲜花,想让花店老板给母亲送去。是小男孩给去世的妈妈送花的言行使“我”受到震动,使“我”改变了主意,决定亲自给妈妈去送花。)四、再读课文,体会情感1、自己练读体会①“我”的感情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读出这种变化。②小男孩在墓前向“我”挥手时,“我”会想些什么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我”此时的心情?2、沟通。(随机范读指导)师生评议。(“我”开始没有重视,无所谓态度,后来由小男孩行动心里受到极大震动,“我”的内心是惭愧的。)五、总结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2、指读全文。篇二知识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珍惜亲情,母爱。3、认识5个生字。人文教育目标:懂得珍惜亲情,母爱。教学准备:老师了解一下,学生在自己母亲生日里为母亲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在母亲的生日里,你为母亲做过什么事情?谁能介绍自己曾经做过让母亲感到特别兴奋的事情?今日,我们学习课文《一束鲜花》(板书课题),这也是母亲生日那天发生的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读准字音。2、学生之间对读,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读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确、流利。知道课文里写了什么人,大概了解故事情节。)3、提出字音、字词问题,讨论解决。三、再读,感悟、沟通。1、引导: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动的语段,边读边体会,多读多想。)2、朗读、议读。(学生主动朗读自己想读的段落、语句。)(1)我与母亲的对话部分。读母亲的话,注意她表面上语气的平静,可内心对儿子的思念是强烈的。母亲的后一句话,表现了有些失望,但对儿子表示真诚的祝福。读儿子的话,注意他的思念虽然真诚,但内心矛盾。(2)我与小男孩的第二次见面部分。要读出小男孩的思母之情,还要读出他的天真、纯洁。反复度,读出真情实感。重点讨论沟通:什么原因,使我改变主意,而决定给母亲送花?(引导学生再读小男孩在墓前的那段文字,小男孩说的那句话和“我”内心活动的描写以及小男孩为母亲买花时的情况。让学生体会到促使“我”醒悟的原因。)3、联系实际,学生自由交谈自己在母亲生日(或母亲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节)那天为母亲做了什么事,说一说真实感受。(集体沟通时,尊重学生的感情,自觉自愿。)四、布置作业。写篇日记——为母亲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篇三教学目标1.了解周思来同志公私分明的高尚品质,懂得公家的东西不能随便要、随便拿,培育热爱周总理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深秋、周恩来、总理、饭店、出席、司机、行驶、五颜六色、芳香扑鼻、所以、亲切、严肃、随便”等13个词的意思。3.学会用“所以”把句子写完整。4.会正确朗读课文。教学重点:2-4自然段课文,通过词句训练和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周恩来同志是怎样对待公家的东西的。教学难点:体会周恩来同志公私分明的高尚品质,值得公家的东西为什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