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周围熟悉的事物的测量,加深对米、厘米的认识,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2、锻炼学生的估测能力,能估量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通过实际测量,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3、培育进展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培育学生估测的能力,尽量让估测值接近测量值。教学用具皮尺、卷尺、直尺、实物投影、汇报条。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表示长度的单位有米和厘米,他们用字母表示分别是什么呢?谁能给大家说说我们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你能举例来说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说,师板书)你们说得真好,今日这节课我们就要来一起测量物体我们竞赛看谁用的单位最准确!你们准备好了吗?二、教学活动。活动(一)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这节课所要用到的工具,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组的测量工具有什么?你能再接着简单说说这件工具我们怎么用吗?小组活动:认识一下你们小组的测量工具活动(二)在我们的教室前方有一大块儿黑板,你能估量一下他有多长吗?(指名让学生估量)到底你们谁估量的和这块儿黑板的实际长度接近呢?我们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来帮我们量一量。要求:测量小组的同学尽量要测量准确,其他的同学帮忙出谋划策。老师指点:当黑板的长度不是整米数时,不足1米的部分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师生共同合作,得出测量结果。活动(三)同学们,你们会量了吗?谁能提醒一下大家在我们测量的过程当中,假如碰到不足1米的时候怎么办?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组活动: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商量选出1~2个想测量的物体,先估一估再进行实际测量,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进行估量,最后把估测的结果和实际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小组汇报测量结果。活动(四)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吗?有的同学知道有的同学直摇头,那就赶快让我们一起来量一量吧!要求:四人一小组,两名同学合用一把尺子给一名同学进行测量,第四位同学负责监督、检查。汇报结果:说一说,你有多高?我们知道了自己的身高,你能将这张表填完全吗?在你的周围找一找符合条件的人,再量一量吧!姓名身高比我高的人比我矮的人和我差不多高的人找同学汇报填表的结果。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2、能估量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二、教学过程(一)室内活动师: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1米有多长。(学生站起来比划,老师拿着米尺到学生中巡视,发现误差大的进行纠正。)师:有一些长了,再往回缩一点儿,就正好是1米了。(老师走到几位学生面前,边用米尺验证,边进行指导。)师:下面请同学们估量一下你们的桌子大约有多长?把估量的结果告诉同桌,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学生活动)活动结束后,学生开始汇报。生1:我们量的`结果是1米20厘米。师:那你们俩谁估得准?生1:我们俩都估得一样。师:那你们俩估的是多少呢?生1:我们俩估的是1米90厘米。班里的桌子是1米,这张桌子比班里的桌子略微大一点儿,然后我们估的就是1米90厘米。师:你们能根据班里桌子的长度来进行估量,想法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好。不过,这张桌子比班里的桌子长一些,而不是长很多估量得再少一些就更好了。师:谁再来说一说你们量的结果是多少?生2:我们量的结果是120厘米。师:请把你估量的方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好吗?生2:我是先比划出1米,然后再比划出1拃是10厘米,一量是2拃,就是120厘米。师:你的方法真不错,你能够借助身体中的尺子来进行估量,这是一种很好的估量方法。师: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评价一下,在刚才的活动中,你的同桌表现得怎么样?生3:我觉得我的同桌表现得非常好。师:他哪儿表现得好?生3:因为他用拃量了这张桌子的长度。师:也就是他能借助拃来进行估量,还有呢?生3:还有他量完以后就坐好了。师:看来,他还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