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1页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期末复习常考高频考点)第一单元1.季羡林先生认为月是故乡明,这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我国有许多表达这一感情的诗句,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梅花魂》中,梅花的精神是指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3.儿童是那样的天真可爱,“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学种瓜时的情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描写了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在地吹笛的情景。4.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关心和照顾。你能想到的歌颂母爱的诗句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5.《祖父的园子》一文选自《呼兰河传》,作者是萧红,通过作者生动的描写,我们感觉到这个园子是充满快乐的,是充满生机的,是自由自在的;《月是故乡明》中作者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6.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读着范成大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我们感受到了乡村儿童学种瓜的纯朴、可爱;读着杨万里的“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我们体会到了孩子取冰玩耍的快乐;读着雷震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我们领略了牧童晚归的悠然。7.母亲节时,典典在给妈妈的贺卡上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第2页共21页春晖。’感谢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祝您节日快乐!”(填《游子吟》中的诗句)8.古代有很多诗人都塑造过儿童的形象:有“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童孙,有“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牧童,有“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的稚子……他们纯真可爱,是古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9.乡村的孩子是多么勤劳聪明啊!看,有些孩子虽然不懂得如何耕作,却仍然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了瓜。由此,你想到的诗句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听,远处还传来了放牛的孩子吹奏的欢快童谣,由此,你想到的诗句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0.在作者萧红的心里,祖父花园里的一切都是充满灵性的,例如,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11.慈母恩情,我们做子女的怎么报答得完呢?正所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第二单元12.《草船借箭》让我们认识了谨慎多疑的曹操、忠厚守信的鲁肃、心胸狭窄的周瑜、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这些人物形象家喻户晓。1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景阳冈》选自名著《水浒传》,这部名著共塑造了一百零八位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好汉形象;《红楼春趣》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事。14.《鸟鸣涧》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该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第3页共21页“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5.右图画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该故事出自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它的作者是施耐庵。16.《红楼春趣》选自曹雪芹写的《红楼梦》,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17.《鸟鸣涧》出自唐代诗人王维之手,诗中用月出、鸟鸣衬托夜间春山的幽静的诗句是“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8.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谨慎多疑的曹操、用心险恶的周瑜、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用四字词语概括)《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根据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改写,书中还有“曹操煮酒论英雄”“赵子龙单骑救主”等广为流传的故事。武松和石猴都具有勇敢的特点,武松打虎后被称为“打虎英雄”,石猴发现水帘洞后被称为“美猴王”。19.《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其中“草船借箭”的情节写的是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最终如期将十万支箭交付给想要刁难他的周瑜的故事。(在横线上写出对应人物的名字)20.《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小说主要讲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众起义的故事。小说中人物众多,性格各异,如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等。21.《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第4页共21页22.《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