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关健词:多媒体课件化学教学应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迅猛渗透到当今教育的各个领域。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媒体设备的普及,使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对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综合处理可在信息传播中把人各种感官有机地组合起来接受信息,可以大大提高人们接受信息的效率,这已在教学各学科中取得好的效果。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学科,也应当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化学课进行优化,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下面就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应用1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0世纪20年代,英国帕尔默(H.E.Palmer)、洪贝(A.S.Homby)等人就提出了情景教学法。该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教学过程,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情景。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仅用粉笔黑板,靠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讲,时间长了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多媒体课件综合了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文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新颖性、趣味性、多样性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感知、想象等心理活动都相对地处于最佳状态,能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例如在高一化学的《绪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单纯采用口授的方法来讲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学生会感到枯燥,如果能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中外化学科学家发明创造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尤其是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学发现及化学发展的前沿,如“纳米科技、材料化学”,就能引起他们的神秘感及好奇心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也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一些为化学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和事,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爱科学、献身科学,投身于探索真理的热情,也使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又如在讲解“无机非金属材料”这一节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水泥、玻璃、陶瓷等硅酸盐材料的生产流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感性认识,突破重点、难点。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样。但化学学科对理性要求比较高,因此长期以来学生普遍认为化学难学,对化学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如果我们能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化小为大、化微观为宏观、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等方法来表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顺利完成认知目标的实现。例如我们在讲述“化学键”时,对于离子键的形成往往很难用语言描述,即使用实物也看不清内部结构。如果我们采用动画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就能很直观地看到钠原子和氯原子怎样通过得失电子转化为阴、阳离子,然后阴、阳离子又如何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整个过程一目了然。这样的教学方式直观、生动,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3辅助化学实验,增强实验效果。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规律都建立在实验基础上。但由于时间、观察条件、器材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实验无法实现或难以观察,借助多媒体技术,而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效果的结合能模拟实验的过程,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增强实验的效果。例如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整个过程反应速度快,由于反应的容器——烧杯不是很大,反应物钠也只不过是绿豆大小的固体,若只采用演示实验,只有坐在前几排的学生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其他学生就无法对其描述。若采用实物投影仪,将所演示实验现场摄像,并直接投影在荧屏上,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实验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4有助于个别化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由于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不同,能力不同,掌握知识程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造成在掌握和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上存在着差异。班级课堂教学中对每个学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