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题审题指导汇编一.叙事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据说,富兰克林的邻居想要斧子的两面和刃口一样光亮,于是来到了铁匠那里。铁匠同意为他斧子磨亮,但需要邻居帮助摇动磨斧子用的机器。邻居就动手摇了起来,铁匠把斧子的宽面重重地压在了磨石上面,这使得摇机轮的工作变得极为吃力.于是,在磨斧子的过程中,邻居不停地从机轮的一边跑到另一边,看斧子磨得到底怎么样了。最后,邻居打算就这样把斧子买走,不再磨下去了。“这怎么行?”铁匠说,“斧子还没有磨好,快回去摇轮子吧,现在这上面还有几处锈迹呢。”“的确,”邻居回答道,“可是我现在觉得有点儿锈迹的斧子也挺好的。”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命题理由】当今时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许多人期望一夜暴富,一蹴即就,缺乏一种静心与忍耐力,因此,培养年青人那种“十年磨一剑”的品质,使他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有一种持续的毅力与坚持的信念,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命题指从材料的整体含义来看,材料渗透出来的信息是理想与毅力、坚持与放弃、欲望与知足等含义,据此,我们可以有如下立意:理想的实现,毅力是保障,如果没有坚韧的毅力,再美好的理想也只是泡沫;面对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就可以有结果,这个结果即使是不理想的结果,但毕竟我们坚持了,如果放弃,那它的意义就不一样了;每个人都有欲望,但欲望是添不满的沟壑,要有适可而止的思想,当停则停,这个停,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知足,所以,知足是解救欲望的良药。2.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他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叉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毛毛虫们还不停地坚韧地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筋疲力尽而死去。法伯在实验笔记中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微与众不同,便立刻会避免死亡的命运。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命题理由】个性与创新,是我们应该严肃思考的问题。是惯性,是从众心理?是不敢冒险,缺乏求异思维【命题指导】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构思成文:一是从实验的角度看,毛毛虫的行为和实验结果说明,随众心理是导致毛毛虫死去的根本原因,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另类“坚韧”也是不足取,要看这种“坚韧”是否有必要,这需要辩证地看问题;一是从法伯的话来看,说明勇于张扬个性的重要性,这里有一个“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有的时候,为了群体利益,我们需要扼杀个性,即所谓的个人服从集体,有的时候,为了个体的发展,我们需要突出自己的个性,让其与众不同,才有可能拯救集体。3.24岁的辽宁省大洼县农民工刘明明,在暴风雪中遭遇车祸,造成多处骨折。同行者为救其性命,12次向人下跪求救,却屡遭冷遇,刘明明最终命丧狂风暴雪之中。此事前不久经媒体披露后,舆论一片哗然。12次下跪又能如何?居民拒绝,警车绕道,“120”更是见死不救。几十年不遇的暴风雪寒冷彻骨,而如此的世情冷漠,则凉透人心。当刘明明的同伴一次次双膝下跪又一次次从雪中失望爬起时,这种群体道德缺失造成的悲凉蔓延到每个人。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的含意的范围作文。【命题理由】对于学生而言,正处在成长期,他们需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荣辱观,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意义深远,对于提高整个国家公民的素质水平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命题指导】事件本身对考生的思想情感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材料最后提到“这种群体道德缺失造成的悲凉蔓延到每个人”是写作的主要方向。应围绕“道德”从个人、民族、国家的不同角度探讨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道德观。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美国纽约华尔街上有一头青铜公牛塑像,被认为是华尔街的标志,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