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绘本《让谁先吃好呢?》教案韩旭活动目标:1.尝试按多种特征给动物进行正逆排序。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感受排序活动的乐趣。活动重难点:帮助幼儿从顺向思维转到逆向思维激起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换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小动物图卡等操作材料每人一套,故事ppt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出,激发兴趣(一)引出话题1.看,这是一个又大又香的桃子,你们想吃吗?2.森林里的小动物也想吃,看看是哪些动物?一共有几种小动物呢?(二)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师:我发现小兔子有长长的耳朵,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呢?欣赏故事绘本,根据故事内容按动物身体上的不同特征排排队。师:五个小动物都想先吃到桃子,让谁先吃好呢?它们决定来比一比。二、动物按不同特征进行比较和排序1.动物比身高(1)动物比高矮,按照从高到矮和从矮到高的顺序分别排队。师:长颈鹿把脖子挺得高高的,你们猜,它会说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先吃到桃子?引导幼儿说出答案,并按照身高从高到矮的特征进行排序。从毛毛虫的角度给小动物按照身高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序。讨论小结:出示课件的排序图,帮助幼儿内化排序知识。2.动物耳朵、尾巴比长短(1)继续讲述课件,小兔子和小猴子会要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先吃到桃子呢?(2)幼儿操作:根据小动物耳朵和尾巴的长短进行由长到短的排序。(3)讨论小结:出示课件排序图,和幼儿一起验证排序结果。兔子吃到桃子了吗?猴子吃到桃子了吗?(4)再次按照小动物耳朵和尾巴的长短进行从短到长的排序。3.动物比轻重(1)提问引导:大犀牛会要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先吃到桃子呢?(2)幼儿观察比较(3)幼儿操作:按从重到轻排序。(4)讨论小结:小动物是怎么排的,你排对了吗?(5)引导幼儿按照动物的体重由轻到重进行逆向排序。4.毛毛虫为什么最后可以吃到桃子呢?幼儿观察之前的排序图,猜想毛毛虫能最后吃到桃子的原因。5.教师出示排序图,幼儿验证猜想,在从高到矮、从长到短、从重到轻排序的基础上,毛毛虫可以从矮到高、从短到长、从轻到重排序,让自己得第一。使幼儿理解逆向排序这一难点。教师总结:聪明的毛毛虫细心观察,开动脑筋,改变了比较的方法,凭借它的智慧最后吃到了桃子。三、品尝桃子教师出示课件图片,毛毛虫得了4个第一,它一边说着,一边钻进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地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桃子真好吃呀!”5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又大又红的桃子。四、结束阶段师:小朋友们,老师这也有一个大桃子,你们想吃吗?这么多小朋友想吃,你们都用了什么方法呢?回去和老师说一说。将孩子带回,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