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学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英文名称:TheForeignSociologicalTheory2、课程编号:01110840023、课程计划学时:64学时4、学分:45、课程简介:《西方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遵循西方社会学研究的两个传统的主题,即一是社会秩序或社会稳定,二是社会变迁或社会发展,介绍了西方社会流行的社会学理论,即秩序论、功能论、交换论、互动论、冲突理论、批判理论、后现代理论、介入理论。内容包括上述理论的代表人物、理论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对社会研究所具有的意义,是社会学理论的重要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西方的社会现实,阐述和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来源、基本内容、各种表现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为我们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西方社会的实际状况,分析西方社会的现实提供了广阔的途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取其精华,用这些理论中合理的、适应我国具体形势的部分,来正确地认识与对待我国的改革开放,对待我国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有助于学生更为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为提高工作效率,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二)大纲正文: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主要内容绪论:国外社会学发展概述(4学时,采用讲授的教学形式展开教学。)第一节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基本问题一、社会学理论的内涵及其建构二、西方社会理论产生的思想基础三、西方社会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四、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二节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基本范式一、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二、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规则三、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研究范式四、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前景及基本问题第一章秩序论(6学时,采用讲授和自学的教学形式展开教学。本章重点内容为第二节杜尔克姆的思想)第一节社会秩序的原则--孔德的观点(本节为要求了解的内容,考核概率为20%)一、社会表面下的结构二、整体性方法论三、社会秩序的原则四、社会学的四大法则五、社会学的实证方法第二节社会整合的机制──杜尔克姆的观点(本节为要求理解的内容,考核概率为50%)一、杜尔克姆生平二、社会团结三、社会动乱的诊断四、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1第三节国际社会的秩序──阿隆的观点(本节为要求了解的内容,考核概率为15%)一、雷蒙.阿隆生平二、国际社会关系三、国际社会的"反社会"特征四、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特征五、国际社会秩序的冷战期结束第二章功能论(10学时,采用讲授和自学的教学形式展开教学。本章重点内容为第三节卢曼的思想)第一节社会系统的功能体系──帕森斯的观点(3学时,本节为要求理解的内容,考核概率为30%)一、帕森斯生平二、构造理论的方法三、社会系统四、功能系统五、社会整合均衡六、经济与政治的功能相互作用七、社会变迁第二节中层功能分析范式──默顿的观点(3学时,本节为要求理解的内容,考核概率为40%)一、默顿生平二、中层功能分析范式三、功能分析概念四、中层功能分析范例五、中层功能分析理论的应用第三节社会系统的简化机制──卢曼的观点(4学时,本节为要求掌握的内容,考核概率为50%)一、卢曼生平二、一般系统方法三、系统简化机制四、社会系统分化和整合五、宗教的社会功能第三章交换论(6学时,采用讲授和自学的教学形式展开教学。本章重点内容为第二节布劳的思想)第一节交换是社会的基础──霍曼斯的观点(2学时,本节为要求理解的内容,考核概率为30%)一、霍曼斯生平二、功能论缺乏解释力三、互动的经验规则四、互动的公理规则五、社会交换微观定律六、社会交换宏观定律第二节不平衡交换产生权力与分化──布劳的结构交换观点(4学时,本节为要求掌握的内容,考核概率为50%)一、布劳生平二、社会交换的特性与条件三、不平衡交换四、间接交换五、社会结构的基本原理六、布劳有关社会结构的社会学八大定律。第四章互动论2(6学时,采用讲授和自学的教学形式展开教学。本章重点内容为第三节戈夫曼的思想)第一节互动论传统(2学时,本节为要求了解的内容,考核概率20%)一、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二、米德的想象演习理论三、托马斯的"情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