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制约国税工作科学发展的调研探析一、关于“税收收入增长压力加大”的问题多少年来,税收收入经过连年不断的高增长,已经形成了高基数。然而,各级政府对税收增长向来呈现刚性需求。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税收走入了收入同比明显下降、反而强烈渴求增收的矛盾境地。这就给税务部门带来不小的压力,乃至成为制约国税科学发展的难题。(一)形成原因一是对税收增长的需求呈刚性、骤升性。长期存在“以gdp论英雄”派生出来的“以税收收入论英雄”以及“激励型”财政机制,当地政府为所谓“快速增长”的政绩和谋取更多的地方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资金,对税收增长的渴求向来强烈。税收收入在高渴求下形成了高增长、高基数。2001。2008年,我们**国税系统的税收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4.47%,远高于gdp的增长率。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保增长还是扩内需,抓民生还是促和谐,促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还是全面实施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需要增加政府公共投资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增加信贷放量,对税收增收有着井喷式的刚性、骤升性需求。20XX年安排9500亿元的财政赤字,创建国之最。一季度,全国财政支出12810.9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4.8%;全国新增贷款达4.58万亿元,信贷的放量增长创历史之最。二是税收收入的下滑态势呈惯性、明显性。近半年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值税转型及结构性减税政策陆续出台等因素影响,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税收收入由开始增幅下滑向负增长转变。特别是由国际金融危机带给我国有效消费不足引起的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其影响是凸显出口需求下降幅度较大,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滑,财政收入减少。一季度末的国民经济数据,虽然显示经济整体表现好于预期,但基础尚不稳固,外部面临的国际形势依然严峻,仍存在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加上税收的“滞后效应”,短期内第1页共7页税收收入态势仍呈现惯性、明显性的下降,跌幅有所收窄。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14642.05亿元(其中税收占88.9%),同比下降8.3%(1月份同比下降17.1%);全国税收总收入13023.58亿元,同比下降10.3%,1月、2月、3月同比分别下降16.7%、6.4%、3%。我们**国税也是类似情况,1月、2月、3月同比分别下降19.9%、11.8%、6.8%;跌幅低于全省、高于全国。(二)破解对策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决定税收这一小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展是“根”,是“源”,税收是“叶”,是“流”,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作为国税部门要胸怀大局,把税收工作置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之中。当前,要致力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特别要把立足点放在坚定信心、共克时艰上,以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发挥税收调控职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税收的“经济晴雨表”作用,服从服务**“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工作大局,在应对挑战中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二要履好为国聚财部门职能。要充分表达税务部门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价值取向,特别是要发挥最主要的职能----组织税收收入职能,努力实现今年税收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要突出抓好组织收入工作,加强税收分析监控,全面深入开展税源分析、税收预测预警分析、税收管理风险分析和税收政策效应分析工作。要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和企业特别是大税源企业经营形势变化,及时发现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管理的措施。要加强收入考核,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跑、冒、滴、漏”,竭尽全力收好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构建“三名城一基地”的新**提供财力支持。三要树立正确的税收政绩观。要从传统的“快速增长”的政绩观解放出来,树立正确的税收政绩观。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为什么要发展税收、发展什么样的税收、怎样发展税收来开展工作,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经济社会、第2页共7页历史检验的税收实绩。要始终把大局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实现大局的奋斗目标、群众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