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端砚文化村心得端砚,贵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首。自唐以来,便是朝廷贡品,其“呵气成墨,滑如肌肤”的品质堪称绝顶,这样的“天下奇珍”就出自于中国XX省XX市XX县区黄岗镇白石村,白石村现名中国端砚文化村。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姹紫嫣红,漫步于此,便有心旷神怡之感。肇庆,古称“端州”,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而名声盛誉中外的端砚,使肇庆这座风景如画的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处处透露着文化气息。此去,我们主要参观了中国端砚展览馆。古今名砚集中展示在中国端砚展览馆,是“中国端砚文化村”的标志性建筑,仿宋风格,楼高四层,面积约一万平方米,于2004年12月建成。中国端砚展馆是为配合“2004肇庆-中国端砚文化节”而建设的,当时,馆内陈设有古今名砚200多方,均属难得的珍品。二楼则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详细展示了端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让人对端砚有较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三楼展览有包括关山月、黎雄才大师的名家书画。此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文房四宝”展区。四楼的大展厅,让我们将古代书桌文化一一略尽,那长桌上的纸笔墨砚,尽是文化的风采。手抄的经文让我们更领略何为道,非常道。书画艺术,书为心画,艺以载道,书画之道,皆以造化为师,而中得心源。艺术书画,经千年流传,历代承延,由传事达意至纸赏心悦目,倘入画境,竟可与天地合一,与人神共通。两者有异,而境界同臻。当字画以同样孤傲的姿态入砚时,更是艺术之于生活的一大妙哉。那栩栩如生的字画刻画在端砚上,让我们未下笔,便蔚然成风。此次展览作品或妙思佳构、视觉独特、平中见其;或隽秀飘逸、轻灵洒脱、直抒胸臆;或笔墨淋漓、情感深厚、意境深远。作品传承与创新,相得益彰,笔随时代,墨见精神,怎一个妙字可了得。艺术源于生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源远流长的西江,不仅哺育着我们,还创造了我们深厚的水土文化。行到水穷处,第1页共9页坐看云起时。愿我们也有如此情怀去感受我们身边的文化气息。12环境lym20XX.4.1第二篇:参观端砚文化村有感参观端砚文化村有感第一段自己写(100字)白石村面向北岭山,背靠西江,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唐武德年间建村,全村288户,1100多人。白石村民世代以砚为耕,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末期至解放初期,白石村制砚至为鼎盛,一大批名砚和名师应运而生,从而奠定了白石村作为“端砚第一村”的地位。白石村房屋大都依“弓”形的村道而建,家家户户门前的砚石堆如小山,全村半数以上人口从事制砚工作。中国端砚文化村——白石村特色白石村有90%以上家庭从事制砚,较大的制砚作坊超过50家,每家每户门前都推满了砚石,屋门前、瓜棚下、村道旁、厅堂里都是埋头刻砚的场面,活脱脱一幅“白石制砚图”,从选石、磨石、划线、雕刻到成形,一块端砚的制成少则七、八天,多则半年,可见端砚的名贵还在于它的手工。此外,白石村因经济发展迅速,大多古屋已拆除重建,只遗下少量几处古迹,形成“既古亦今”的特色。我校毗邻中国端砚文化村。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端砚,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发掘学生的创意潜力,发挥艺术特长,我们班到端砚文化村认真观摩了中国端砚文化村里的各种展品,学生们了解端砚、关注端砚,激发出对家乡端砚的热爱,激发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中国端砚展览馆,我们还详细了解端砚的种类、历史渊源等情况,并通过参观端砚的制作过程、端砚精品展览,亲身感受了中国文房四宝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一方方工艺精湛、美妙绝伦的端砚面前,我们对端砚这张“岭南文化名片”赞不绝口,大家纷纷驻足拍照,并还买下了不少端砚精品以作纪念、收藏和使用。一直以来,人们对古砚的痴迷就如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拥趸情结般割舍不断。但是近年来,由于与我国文化同源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端砚爱好者的追捧,加上国内文房四宝等艺术品市场的兴起,端砚有了新的发展。第2页共9页特别是随着端砚雕工艺术步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端砚工艺美术大师也不断涌现,端砚的收藏便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潮。端砚爱好者们在收藏端砚的时候,已经不再仅仅拘泥于对砚石坑种的选择,而是结合端砚的艺术感、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