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员[试论新世纪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一、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之现状所谓继续教育,著名教育家侯勒(houle)是这样说的:“在相同的领域内,对已有经验的扩展或重建的一种学习。其目的并不是对这一知识领域中所有学习做一完结,而是意味着学习者对以往所修习的内容继续不断地努力钻研。”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该国很早就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早在1902年,美国就成立了第一所包括继续教育的社区学院。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继续教育的规模更大,参与继续教育的学员,几乎与全日制在校学生持平或略多。在美国各州图书馆的继续教育已十分普及。在我国,图书馆界专家普遍认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既是各图书情报单位解决人才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又是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不断提高素质,适应工作环境变化,跟上时代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从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继续教育的观念在图书馆界尚未深入人心。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领导对“教育为本”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其他方面讲,教育专项资金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也是进行继续教育的障碍。从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一些统计资料中得知,许多省(区)级图书馆的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不足本馆专业人员的10%,中级职称人员也仅占本馆专业人员的35%左右。这与1998年文化部图书馆司对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高级职称为10%,中级职称为40%的比例还有一段距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图书馆继续教育的问题不容乐观。在现行人事制度下,学历文凭是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因为重学历而轻能力,图书馆员丧失了主动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即使是在竞争日趋激烈,人员淘汰基率不断加大的今天,不少馆员虽已感到了危机,但主动进取的意识仍然不强,更没有以接受继续教育作为增强自身竞争实力的手段。二、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一)学习图书情报知识我国各类型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当中有60%第1页共5页以上并不是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人才,他们并不通晓图书情报基础理论及图书馆专业知识,因此图书馆要对从其他工作岗位(含其他专业毕业的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调入图书馆业务岗位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在职培训。尽管目前文献载体呈多元化发展,但是在短期内电子出版物毕竟还不能取代印刷型出版物的主体地位,而且计算机编目、咨询等工作仍然离不开图书馆学基础知识。因此,图书馆专业知识依然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系统地学习图书馆学、目录学、文献学、信息学等。了解文献的收集、整理、存储、传递方法,掌握各检索工具书及检索方法。图书馆的读者需求面相当广泛,这就要求馆员广泛涉猎共他学科知识,成为“杂家”。特别是从事参考咨询服务、文献信息开发服务等业务,如果不熟悉某一专业方面的知识体系,就无法做到对文献的具体内容融会贯通,就无法充当某专业文献信息和相应专业读者之间的中介,从而就无法为用户提供广、快、精、准的信息服务。所以说,图书馆员在文献的采访、加工、检索、咨询过程中,需要运用文献所属学科的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对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才能使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得以保证,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发挥出最佳效益。(二)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典、流、阅等工作实现了微机管理,它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也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图书馆员不仅要掌握一般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也要懂得计算机软件知识,能进行计‘算机的硬件维护,并会利用光盘检索文献,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分析和传递,利用网络终端查询所需文献资料。据internetsociety的最新统计结果,全世界238个国家中已有173个国家加入因特网,因特网已经成为地道的计算机网络联合国。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图书馆员应具有基本的因特网知识,并学会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因特网。例如采访图书馆员应了解因特网上许多关于采访的信息:出版者目录、书店综述、书目。编目人员应掌握通过因特网连接其他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进行数据的下载和套录等。未来馆员的工作模式将是:每个馆第2页共5页员在工作站搜集、整理、分析和及时传递网络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