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乙丙甲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现象一.选择题1.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调响度B•音色响度C•音色音调D•音色音调响度2.在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目的是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位置在()A.排气管上B.空气中C.人耳处D.发动机上3.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二个是沿直线传播。下列各例中利用6.超声波有二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情况DC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声波能量大的是()A.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C.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7.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A.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8•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叫,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3,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1=“2="3B"3>"2>^1C“1>"2=“3°,"1〉%〉“39.月球不像地球,在它周围空间没有大气层,甲乙两人在月球上进行考察,若甲向上发射信号弹,则乙()A.有可能看到闪光,但听不到响声B.有可能听到响声,但看不到闪光C.有可能先看到闪光,后听到响声D.有可能先听到响声,后看到闪光10.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11.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用力吹一根细管,将它不断剪断,声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A.30分贝B.50分贝C.90分贝D.110分贝12.医生给病人看病时常使用听诊器,因为听诊器能()A.增大振动的振幅,使响度增大B.增大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集中声音的能量,使传入人耳的声音更响D.减小医生和患者的距离,使传人人耳的声音更响13.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的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3、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则被测车的车速为()A.20米/秒B.25米/秒C.30米/秒D.40米/秒14.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D.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C.不能传播声音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15.邮局电话亭是用玻璃制成的,隔音效果比较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A.能很好地吸收声音B.能很好地反射声音D.使声音传播速度变慢16.如图3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轻轻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