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VIP免费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1/6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2/6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3/6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再生稻是利用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潜伏芽(休眠芽、再生芽)萌发,在适宜的温、光、水、肥条件下培育出的一季稻。它具有以下特点:①一种两收,种一季可收两季,既不需要再播种、育秧,又不需要翻耕犁田和中耕;②生育期短,我国一般为50〜60天,这有利于增种增收,发展三熟,促进稻田的综合开发利用;③产量高,杂交水稻有分蘖优势强的特性,也表现在再生稻上,再生季一般每公顷产量2250〜3000千克,最高单产可达每公顷7500千克以上;④省种、省工、省时、省肥、省水、省药;⑤栽培技术简便、容易掌握;⑥米质优,再生稻生长季一般温差大,米质好。因此说,再生稻是一种费省、效宏的稻作形式。用杂交稻培育再生稻,实现头季与再生季都高产,是杂种优势再利用的良好途径。我国是再生稻利用最早的国家,早在1700年前就有记载。70年代,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杂交稻的再生利用也开始进入生产。近几年来,随着杂交稻面积的扩大,杂交稻再生利用也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四川、福建、湖北等地,发展再生稻已成为“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改革耕作制度、增产粮食的一条有效途径。全国再生稻的应用面积已由1987年的22.7万公顷发展到1990年的66.7万公顷,到1995年,已达到80余万公顷。据分析,我国再生稻适宜面积约200〜333.3万公顷,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要使再生稻获得高产,必须根据各地的生态特点,选择高产组合和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1.确定再生稻的适宜种植区域再生稻主要是在双季稻温光条件不足、种一季稻温光又有余的地区和部分双季稻区发展。再生稻能否种植,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结合杂交组合再生稻的生育特点来确定,主要是看当地头季稻收割以后到冬种前有没有2个月左右的空闲时间,或者是杂交组合收割蓄留的再生稻能否安全齐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春季日均温稳定通过12°C的初日至秋季连续3天日均温在23°C以上终日之间的天数和活动积温能否满足杂交水稻播种至再生稻齐穗的生育需要。不同组合这个阶段需要的活动积温有一定的差异。凡组合所需的安全生育天数、积温和某一地区所提供的热量条件相吻合,该地区就可以蓄留再生稻。根据各地经验,一般年均温18C以上、水稻安全生育期180天、春早、秋迟的地区、杂交水稻生育期130〜150天,能满足蓄留一季再生稻的要求。再生稻是否能够种植,还要考虑水源条件。再生稻高产栽培需要适宜的水分,特别是头季稻收获前后,是再生芽幼穗分化和萌发生长时期,对水分特别敏感,缺水会造成茎秆失水、再生芽分化生长受阻。因此,要求头季稻后期有满足灌浅水的水源保证,尤其是在头季稻后期易发生高温伏旱的地区,水源保证显得特别重要。另外,发展再生稻还必须保证一定的投入。再生稻的生长发育同样需要一定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防治病虫害也是必要的。保证一定的肥料、农药等投入,是获得高产的必要条件。2.选择头季产量高、再生能力强的组合选用优良组合是培植再生稻能否高产的重要环节。若品种选用不当,就不能实现一种两收的目的。目前多采取从现有高产杂交组合中选取的办法,选取时要满足的条件是:(1)头季稻产量高种植再生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稻谷总产。头季稻生育期间,其温光、水条件优于再生季,一般条件下,头季稻产量潜力高出再生稻产量2倍以上,若头季稻低产,则很难保证全年取得高产。因此,培育再生稻,应首先保证头季稻高产,这也是再生稻高产的基础,生产上应选用头季产量高的组合。(2)再生能力强水稻的再生力是品种的遗传特性,组合间有较大的差异,再生力强的组合,头季成熟时再生芽成活率高,收割后再生萌发能力强,发苗成穗多,保证再生稻有较多的有效穗数,获得高产。(3)生育期适中选择组合的生育期要与当地气候条件相吻合,既能充分利用当地水稻的生长季节,又要保证再生稻安全齐穗,生育期过短则产量不高,过长如遇“寒露低温”则不能正常出穗成熟,造成减产。目前,用作再生利用的杂交稻组合主要有汕优63、II优63、D优63、威优64、汕优64、汕优桂33等。3.种好头季稻、奠定高产基础由于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的再生芽培育而成,是头季稻伸长节上的高位分蘖,它的萌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