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的发现》教后反思马寨小学陈红娟《观察中的发现》是口语交际课。这样的课不仅有利于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观察的浓厚兴趣,使他们感受到与人交流的乐趣。这节课最大的成功就在于自始而终的情境深深吸引着学生。口语交际课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新课标在口语训练上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教师要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本节课中,学生交流这一环节,学生把观察的对象局限在动物身上,争着比谁的发现最多最奇,但把“观察中”忽视了,所以大部分学生口语表达的重点都是自已观察到的内容的描述,所以习作时学生写的都是自已观察到的样子,而怎么观察到的,自已观察时所做了什么,这个过程学生却大多数都是只字不提。发现这个现象后,我开始引导学生重点将自已是怎么观察的,自已发现新现象的过程描述清楚,所以在写作时,学生就不单单是“我观察到的是……”而是将自已是如何观察到的,及观察时自已是否认真等过程写了下来,这就为观察的内容提供了真实性的证词。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学生练笔训练,引导学生留意我们身边的事物,及时用笔去记录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学生真正喜欢写文章,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