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1.(3S或莱以特)准则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判别粗大误差的准则。2.随机误差的合成可按标准差和(极限误差)两种方式进行。3.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重复)性。4.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重现)性。5.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6.根据测量条件是否发生变化分类,可分为等权测量和(不等权)测量。7.根据被测量对象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分类,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8.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分类,可分为工程测量和(精密)测量。9.真值可分为理论真值和(约定)真值。10.反正弦分布的特点是该随机误差与某一角度成(正弦)关系。11.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误差的大小和正负总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是有规律地重复。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12.在相同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每次测量的结果有差异,其差异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13.系统误差主要来自仪器误差、(方法误差)、人员误差三方面。14.仪器误差主要包括(示值误差)、零值误差、仪器机构和附件误差。15.方法误差是由于实验理论、实验方法或(实验条件)不合要求而引起的误差。16.精密度高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数据的离散性小,(随机)误差小。17.准确度高是指多次测量中,数据的平均值偏离真值的程度小,(系统)误差小。18.精确度高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数据比较集中,且逼近真值,即测量结果中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比较小。19.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称为(修正值)。20.标准偏差的大小表征了随机误差的(分散)程度。21.偏态系数描述了测量总体及其误差分布的(非对称)程度。22.协方差表示了两变量间的(相关)程度。23.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223.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26.826,6.836,6.829,6.841,6.834,6.837,6.832,6.839,6.831,6.844,试用最大误差法计算测量的标准差K'=1.75(10分)五、望远系统的放大率D=厶,已测得物镜主焦距f=201mm,目镜主焦距f=8mm,则可求得放大率D。f12现给定放大率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D=O'35,试规定f与f的标准不确定度-与U2。(⑸一、(本题10分)解:由题意可知:受检电流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5mAX3.0%=0.15mA要求标准仪器产生的误差不大于受检仪器允许误差的1/3,即0.15mAX1/3=0.05mA。(5分)对于第一只标准电流表,其最大误差为15mAX0.5%=0.075mA,大于0.05mA;对于第二只标准电流表,其最大误差为10mAX1.0%=0.1mA,大于0.05mA;对于第三只标准电流表,其最大误差为15mAX0.2%=0.03mA,小于0.05mA。(3分)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第三只标准电流表最合适。(2分)二、(10分)解:J由测量方程T,得误差传递关系式:=-SN-—8TTT2其相对误差为:8NNST8NSTffTT卩厂卩N"PTi12345678910li5.8265.8365.8295.8415.8345.8375.8325.8395.8315.844-=5.835Vx103i-91-66-12-34-49工|v=451ii=1三、(10分)解由测量方程式2(X1+x2),可知:Sx=2SX1+2Sx2(2分)设测量的瞄准误差S与S互不相关。则坐标X的标准不确定度为x1x2I11f11u=\(㊁u)2+(㊁u)2=*(㊁x0.0006mm)2+(—x0.0006)2=5.2x10-4mm注:前面公式及代数式6分,最后结果2分。工l_i四、(10分)解: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为i=1=5.8349,由此可得到残差,列表如下。n按照最大误差法计算:s二—工|v二—x9x10-3二5.14x10-3KF1.75i=1max即:注:计算-,V,工IvI,6分,最大误差法公式2分,结果2分。ii五、(15)解:5f1与5f2的传递系数为:(4分)dD11==mm-1=0.125mm-1aff812dDf201…==-mm-1=一3・14mm-1dff28222则放大率的标准不确定度表达式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