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施信访一线工作法强化领导接防责任的调查吴才曾庆伟曾一度使信访渠道不畅,群众见领导不易,造成群众对基层政权的信任度降低,把越级上访作为实现自己诉求的主要方式的XX县区,为从根本上扭转困局,彻底走出信访量聚积的洼地,在县乡两级干部中探索推行了信访“一线工作法”,取得了较好成效。去年8—10月份群众赴京、省、市越级上访降至历史新低,第二季度京、省集访和非正常上访实现零目标,大量矛盾纠纷在基层一线得到调处化解。乡镇自排、自立、自办案件满意率达到95%以上,在人口基数大、历史积案多的情况下,保持了全县大局稳定,信访整体工作跃入全市先进行列。最近,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一、动因和主要做法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组织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推动信访工作关口前移,从去年初开始,“四大家”领导带头,各级领导干部定期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实行一线接待群众,一线倾听民生,一线解决问题,一线督导协调,把群众的反映的合理诉求解决在基层一线的信访“一线工作法”,解决了干部和群众之间联系不畅,群众反映问题被搁浅和棚架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干部和群众零距离接触,干部面对面沟通,群众能够直陈诉求,干部能够把握民情、掌握实情。(一)明确责任主体。县委下发专题文件,明确实施信访“一线工作法”的责任主体和内容、工作任务和要求,建立实施信访“一线工作法”的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明确主体内容。“一线工作法”的责任主体包括:县处级领导干部,各乡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和全体包村干部,县直各一级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县处级领导深入一线,是指定期赴所联系乡镇和所分管战线现场办公,公开接访,协调解决疑难问题。乡镇干部深入一线,是第1页共16页指每周二定期深入村、组、农户,调研走访,了解民情,排查矛盾,解疑释惑,关注民生,维护区域稳定。县直单位主要领导深入一线,是指主要负责同志定期不定期深入下属单位督促工作,现场办公,解决职工困难,做好本系统信访稳定工作。二是明确任务。主要任务包括:一线接待本区域、本战线群众来访;现场办公,解决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督促查办重点案件;对疑难案件协调解决;督促群众工作制度和信访工作制度落实;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负起稳定责任。三是明确要求。县处级领导赴乡镇工作时间为每月不少于2天,到分管战线现场办公时间每月不少于1天;县直单位主要领导深入一线每月不少于2天;乡镇干部到村一线开展工作时间统一确定为每周二,每月不少于4天。(二)规范运行程序。明确信访“一线工作法”的运行程序,使领导干部赴基层一线开展工作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务求实效。一是做好公示。县领导到乡镇一线工作前,各乡镇提前一周将县领导的姓名、职务、到乡镇的日期、接待地点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预约。乡镇干部每周二到村一线开展工作,村里将包村干部的各项情况在村便民服务站进行公示,建立一线工作台帐,翔实记录工作情况,便于考评。二是做好案件汇报。各乡镇要将信访疑难问题向包乡领导汇报好具体案情、解决办法、稳控措施,同时要汇报矛盾纠纷排查情况和其他需县领导解决的问题。对群众现场反映诉求,按照大接访要求直接接待。三是跟踪问效。县委信访领导小组对领导一线接处案件进行专项督办,定期通报,确保问题在一线处理到位,不发生到县以上重访。(三)领导率先垂范。县“四大家”领导按时到所联系乡镇开展信访工作,听案件、提要求,帮助乡镇协调解决疑难问题,现场接待来访群众。县委书记亲自深入博望镇指导信访工作,亲自了解该镇原农修厂职工孙延祥等2起案件的具体案情,对乡镇解决信访案件的思路给予了指导,并就全县领导干部实践“一线工作法”、创新机制、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县长亲自深入广阳镇督导信访工作,逐案听情况、定方案,当了解到高沟村群众王道生反映组经济问题第2页共16页未及时结案的情况后,当即协调有关部门加快进度、按时办结。又如中南公司是XX省50家高成长性企业,在今年6月6日“厂中村”搬迁过程中,厂中村生某私自购买房屋请妻舅拆迁,因不慎房倒屋塌,造成两死一伤,其妻舅系南召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