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河北省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A.人格C.气质)。B.性格D.倾向性)。2.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A.婴儿期C.童年期B.幼儿期D.少年期3.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A.符号学习C.命题学习B.概念学习D.规则学习)。A.感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B.理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5.研究表明,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方式有(A.命题B.命题网络C.图式D.概念6.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A.独立型和顺从型B.外倾型和内倾型C.冲动型和沉思型D.辐合型和发散型7.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8.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A.学习行为和操作性行为B.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C.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D.操作性行为和反应行为9.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A.操作技能和动作技能B.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C.理解技能和应用技能D.智慧技能和应用技能10.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11.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12.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A.一定的帮助B.较弱的影响C.间接影响D.直接影响13.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A.目的和内容B.共同语言C.深厚友谊D.约束力量14.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A.修养和处世方法B.身份和地位C.交往方式与方法D.需要满足的程度15.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A.群体气氛B.一群体压力c.群体凝聚力D.群体规范16.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A.有所不同B.相类似17.在教学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18.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A.教师主导教学B.独立完成作业C.家庭作业D.个别课堂练习19.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20.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华生B.杜威C.加涅D.布卢姆二、填空题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_____。2.个体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和趋势的内在动力称为_____。3.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_____。4.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概念形成,一是_____。5.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_____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6.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知识分为_____和程序性知识。7.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_____和态度五个方面。8.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_____需要。9.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_____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10.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_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三、简答题1.谈谈学习动机与学习需要和诱因之间的关系。3.智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4.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5.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四、论述题1.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培养创造能力。2.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C4.A5.C6.B7.C8.C9.B10.B11.B12.D13.A14.D15.D16.D17.C18.A19.A20.D二、填空题1.学习的心向与定势2.成就动机3.调节策略4.概念同化5.社会自我6.陈述性7.动作技能8.自我实现9.中等10.具体运算三、简答题1.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的。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激活动力。但是,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需要和满足学习需要的手段,并不先于他会为满足学习需要而采取行动,只有出现与学习需要相适应的外部诱因时,学习需要才能变成学习动机,导致学习活动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