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朱振安周围神经损伤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可引起严重的功能丧失。与颅脑和脊髓损伤相比,周围神经损伤更为常见,例如12%的肱骨干骨折可伴有桡神经瘫痪,18%的膝关节脱位可致胫神经或腓总神经损伤。由于人们对周围神经解剖、生理及代谢的认识不断增加,神经修复方法越益改进,神经的修复效果也更为理想。一周围神经损伤的机理与分类(一)损伤机理引起软组织损伤的一切致伤因素均可导致周围神经损伤。最常见是钝性损伤,其次为贯通伤或撕裂伤。由于神经特有的解剖和结构特征,周围神经损伤也可由牵拉引起。此外周围神经与骨和血管相邻,易受骨折断端和血肿压迫。周围神经对缺血敏感,因此当周围组织压增高,例如上肢或下肢的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时,也可引起损伤。损伤的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是影响周围神经损伤治疗方法选择和远期疗效的关键因素。由刺伤所致的边缘整齐、锐利的神经切割伤不很常见,有可能在伤后一期修复。这类损伤切口边缘锐利,组织损伤小。由于周围神经通常与主要血管相邻,因此这类损伤常需急诊探查止血或修复血管。并可立即进行神经的一期修复。钝性损伤或贯穿伤是周围神经损伤最常见的致伤原因。神经断端常不整齐。偶可引起神经的部分或完全断裂,但绝大多数为不完全离断。钝性损伤在急诊检查时常无法从功能或解剖上确切辨别神经损伤的程度。损伤即使较轻,也常可引起神经功能丧失,但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神经功能可自行完全恢复。即使最终需要手术探查的较严重病例,损伤当时也无法判断神经损伤的确切范围和需要切除的长度,因此,周围神经的钝性损伤多数不必早期修复。由枪击伤(无论是高速还是低速)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2/3可晚至伤后11个月才开始有神经功能的自行恢复。枪击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率较低,约为45%。伴有骨折的周围神经损伤,约95%发生在上肢,最常见的是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尺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低,正中神经损伤更少见。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多发生于肱骨干远1/3骨折。实际上关节脱位时神经损伤更为常见,主要为牵拉伤,据报道,18%膝关节脱位和13%以上的髋关节后脱位可发生周围神经损伤。继发于骨折的神经损伤80%以上能自行恢复,而继发于脱位者自行恢复的可能要低得多。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可能由多种损伤引起。当间室内组织肿胀压力达到很高水平,神经和肌肉的血供可被阻断,引起细胞缺血损伤和死亡。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如能及时发现,可通过立即而广泛的筋膜切开加以有效的治疗,肢体功能有可能完全恢复。如果缺血时间较长,神经和肌肉就会发生严重缺血坏死。由于伴有严重的肌挛缩、神经周围有广泛瘢痕形成及神经损伤涉及很长一段,因此往往难以进行延期修复。(二)诊断多数病人,通过物理检查结合病史即可明确诊断和损伤类型。臂丛神经损伤往往伴有肩部和颈前部的软组织损伤,手、臂可有明显的运动和感觉障碍。神志清楚的病人可以较准确地测定感觉和运动功能。当损伤涉及特定的神经时,可有相应的感觉和运动异常。(三)神经损伤的分类表14-1神经损伤的分类───────────────────────────损伤的分级损伤的解剖结构───────────────────────────一级仅神经传导功能丧失,无解剖学损伤二级轴索断裂但神经鞘无断裂三级轴索和神经鞘均断裂四级神经束断裂五级神经横断伤───────────────────────────表14-1介绍了神经损伤的解剖结构分类,这一分类有助于预后估计和指导手术时机的选择。Ⅰ度损伤由神经震荡或压迫损伤所致,神经传导功能可完全丧失,但解剖连续完整性仍完好。随着传导功能恢复,神经功能可完全恢复。因此,损伤当时虽可有神经功能的完全丧失,但在伤后数天或数周可完全恢复。对Ⅰ度损伤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果神经受到牵拉或其他严重损伤,伤部某些轴突可发生断裂,形成所谓Ⅱ度损伤。牵拉可引起神经较长节段的损伤。由于仅仅是轴突断裂,神经鞘尚完整,所以轴突可从损伤部位再生至终末器官,而不会发生错位生长。神经生长速率约为1mm/天或1英寸/月,直至功能恢复。纯粹的Ⅱ度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