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预习指导】1.阅读教材,进行预习2.查阅相关资料或网络,进行预习。【学习目标】【使用说明】1.请依据教材,对本学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2.基本上教材上的每页,每一个自然段里都有问题的答案。3.在这个过程中,请充分运用阅读和分析能力。【情景导学】五四青年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课程标准课标导航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学习目标1.能够概述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经过,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其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2.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3.能够概述中共一大、国民党一大召开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必要性。4.了解国民大革命的过程,理解国民大革命的历史作用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难点: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学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比较法、归纳法课时2【预习自测】研读教材119页单元导语,找出本单元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总结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导火索)和根本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原因(经济、阶级、思想、国际)?2、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开始时间中心主力斗争方式3、五四运动的口号反映了此次斗争对象有哪些人?4、五四运动的结果怎样?5、五四运动的意义。6、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时间、中心、代表人物、代表作、成果。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思想、阶级、人物、国际因素、组织基础)。2、中共一大的地点、时间、人物。3、中共一大纲领的内容(党的名称、奋斗目标、领导机构)。你怎样看待一大纲领中的奋斗目标?4、中共成立的意义。5、中共二大对奋斗目标的修改有哪些?你怎样看待这个修改?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国共合作的背景(中共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做了什么准备?)2、国民党一大的内容和意义。3、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内容,意义。4、国民革命的领导、目标、成果。5、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影响。【合作探究】※组内学习1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历了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项目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领导阶级奋斗目标指导思想群众基础革命结果社会性质革命任务社会主要矛盾革命性质※组内学习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材料二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这场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课堂活动案——巩固练习】时间大事5月5、6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5月7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5月20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各地工人纷纷响应。1.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2.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3.“……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