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自律与公众利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行业自律与公众利益财政部部长助理冯淑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法律规范进展与经济信息质量、经济运行机制密切相关。在资本市场日益发达的今日,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活动越来越紧密地与公众利益联系在一起。只有维护好公众利益才能保护好行业生存的土壤,才能实现行业进展的长远利益。近年来,由于注册会计师行业在诚信建设中所做的不懈努力,大大提高了行业的诚信水平和自律管理水平,社会各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宏观经济持续向好,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社会环境也正在不断好转。在新形势下,如何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顺应社会和巨大会计市场的服务需求,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谋求行业更大的进展,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新的挑战。第一,继续加强诚信建设。全行业应当继续坚持抓好诚信建设,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职业理念。要在近几年行业诚信建设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究,不断创新,深化诚信建设的内涵和手段。深化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的要求,加快建立行业的信用体系,积极实施好行业诚信档案制度,把行业诚信建设法律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加强行业的诚信监督和管理,全面提高行业诚信水平,使行业面貌和社会形象得到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牢固信任。第二,提高行业自律水平。提高和强化行业自律水平,需要广阔从业人员强化自己的自律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和引导。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与公众利益紧密相关的专业化市场中介行业,单纯依赖每个个体自发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有效的行业自律体制和机制,包括行业自律的决策机制、职业道德法律规范体系、惩戒手段和方式等等。特别是要在完善谈话提醒制度、业务报备制度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执业质量检查制度和诚信档案制度,全面建立行业自律监管体系,提高行业整体的自律能力、自律水平和自律效果。第三,加强协会建设。各级协会应当积极探究和总结行业进展中行之有效的思路、方法和经验,根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服务有力、管理有效、勤政廉洁、纪律严明”的要求,继续发扬敢于探究、敢于创新、不怕困难、齐心协力的工作作风,积极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并在行业自律体制建设中发挥中坚力量。在加强协会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完善专门委员会的职能。要心系会员,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