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谢松林漫谈“体教结合”VIP免费

谢松林漫谈“体教结合”_第1页
1/9
谢松林漫谈“体教结合”_第2页
2/9
谢松林漫谈“体教结合”_第3页
3/9
谢松林漫谈“体教结合”21世纪以来,由于举国体制后备人才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给此前一路高歌猛进的奥运战略埋下了深远隐患。08年北京奥运会后,后备人才短缺的问题逐步显现,12年伦敦奥运会的金牌总数下滑到38枚,金牌榜跌至第二位;16年里约奥运会金牌总数滑落至27枚,金牌榜下降至第三位,金牌总数为本世纪以来最低水平。在此背景下,“体教结合”的呼声愈来愈响,很多业内人士提出,依托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当今之下最可行、最有效的办法。在相关部门和人士的大力宣传和修饰下,体教结合变得越来越美好,并被众人视为灵丹妙药,定能解决我国竞技体育甚至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很多问题。然而细究起来,体教结合的内涵还很模糊,体教结合的提法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体”和“教”应该如何携手还不太明确,体教结合该如何定位也不甚明了,为了促进社会对体教结合的理解,推动体教结合政策的贯彻实施,以上诸多问题都需要探讨和澄清。首先,“体教结合”的概念合法性存在问题。体教结合何时由何部门或何人提出?经初步查询发现结论不一。马宣建(2005)在《我国体教结合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一文中将我国“体教结合”政策发展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体教结合政策的酝酿和形成(1949-1965年);第二阶段为体教结合政策的波折(1966-1976年);第三阶段为体教结合政策的恢复和发展(1977-1985年);第四阶段为体教结合政策的重大进展(1986-2004年),他认为体教结合自建国就存在了。而虞重干则认为“体教结合”的原型是1985年原国家体委和原国家教委于联合出台的《关于学校开展业余训练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通知》,该通知摸索建立一个有别于传统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体育人才培养新体系,所谓“体教结合”,其本意是通过整合体育与教育两个系统的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效能,共同培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虞重干2005)。关于体教结合的出处还有很多其他的版本,且不论熟对熟非,体教结合的身世模糊一事已让她的可信度打了折扣。令人不解的是,体教结合的措辞在政府文件中多有用到,并大书特书,属于官方政策性用语,却从来没有给出过权威定义。学术界倒是对体教结合概念合法性讨论的很热闹,质疑之声很多,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阵营,一个阵营认为体教结合概念的组织关系没整对,主张要对体教结合提出修正,或改为“教体结合”,抑或改为“体教融合”,前者力主用教育结合体育(阳艺武、刘同员2009),后者则认为“体”和“教”是平等关系,不存在谁先谁后,只能是融合(吴建喜2009)。另一个阵营的呼声很微弱和隐蔽,小心翼翼的说“在职业化竞技运动中,‘体教结合'是不可能的”,因为竞技体育的“专业”特性容不下教育的“全面”,所以职业化的竞技体育不可能体教结合(虞重干2005)。“名不正则言不顺”,体教结合的概念之争本身便是一个正名的过程,也是“名不正”的必然结果。但在本轮争论之中,“体”和“教”也存在概念不清的问题,因而可将其视为体教结合概念纷争祸乱的根源。“体”为何物,“教”又为何物呢?郑捷、陈志伟(2006)在《“体教结合”的内涵解析》一文中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对体教结合的概念作出了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解释。“微观的‘体教结合'指的是从运动员或学生个人角度讲的,运动员或学生在接受教育或运动训练的同时要学习文化知识,提髙自身运动竞技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文化素养,两方面的能力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协调发展;中观层面是指各级学校和运动队的人才培养要体教结合,不能用单一手段去发展学生和运动员的综合能力,坚持素质教育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宏观层面讲体教结合是指体育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合作,促进教育和体育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郑捷、陈志伟的分层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体教结合的理解,但没能提炼出体教结合的本质。阳艺武、刘同员(2009)的文章《“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的内涵解读》则直指“教体结合”的本质,提出其“内涵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实现以人为本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体育回归教育本原,以教育系统为主导,结合体育系统的资源优势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谢松林漫谈“体教结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