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子电路设计经验漫谈

电子电路设计经验漫谈_第1页
1/17
电子电路设计经验漫谈_第2页
2/17
电子电路设计经验漫谈_第3页
3/17
电子电路设计经验漫谈 做了若干年的电子系统设计。所涉领域有数字通信,数据交换机,模拟电路,芯片设计等等。有些感慨逐渐写出来灌灌水,博大家一笑。 第一回:境界层 传统的武功都分若干层,好像大多是 7-9 层吧,呵呵。这电路设计的功力也一样,印象中有 dx分过 4-9 层。俺这也不免俗,根据自己的经验把它分成了 5 层。 第 1 层:初步入门。做什么都难。大多时间是借鉴前人或能找到的设计。仿制的过程中来理解电路的架构类型。能拿到一个可直接用的电路很兴奋。常常看些 2-3 流 杂志上的实际例子。做些笔记什么的。常常参加各种会议讲座。设计出来的板子一堆飞线。总是疑惑为啥电路图或者逻辑设计一样,怎么出来的性能总比不上原设计。 第 2 层:做了几年后有了感觉。了解了电路设计需要遵循的一些实际原则。开始能独立完成一个系统,即使是新的算法或者协议也能实现。设计一个电路有点随心所 欲。觉得这电路设计也就那么会事,什么东西只要有时间都能做出来。但细节的考虑不周(细节这个词可能有误导,其实并不像字面那样简单)。做出的东西长期稳 定性和可靠性不见得理想。 第 3 层:觉得做什么都要慎重。再简单的东西设计好了,成为批量生产的可靠产品都不容易。即使做个分频器也要分析半天。不管大小 project 都先认真做 architecture spec,都想事前先做仿真。注重步骤和过程的严谨。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对待大大小小的设计项目。 知道了 R 和 D 的不同。明白做个项目主要 80%的部分用 20%的时间就可完成。而余下的 20%要花 80%的时间。当别人说这个项目简单花不了多少时间时,也不同意与其争论。 第 4 层:常回过头来看看以前的教科书。比如电磁学上电容的原理。有了些以前不管上学还是应用时没有过的领悟。 注重可重复性设计,测试结果跟仿真的比较。积累仿真与实现一致性的经验。 能准确抓住一个项目的框架结构,主要的和需要认真分析对待的部分。并能分清哪些可以不用花太多时间和精力。 开始琢磨一些新的协议或者想独创点什么。 第 5 层:只是一个工具和过程,用它来赚钱养家。跟去养猪种菜一样,是谋生或者用来创业的一个手段 开始讨论电子管,做点自己喜爱的东西 你怎么看待电路图?电路图是否代表了所有设计信息?不是的。电路图只是给你了一个所有集中参数元件的连接顺序。大家知道电路的实质是用电场和磁场描述的。而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跟携带他们物体(元器件)的空间相对位置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子电路设计经验漫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