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一点建议和思考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基础性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又是认识事物的最基本方法。调查研究不仅是科学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同时又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基础。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科学的调查研究,是指导正确实践的需要。一、调查研究的基本职能和任务政协调查研究的基本职能,概括起来可作出如下描述:充当外辅,出主意;充当智囊,献计策;充当参谋,搞筹划;充当助手,办实事;充当耳目,收情报;充当喉舌,造舆论;充当仓库,储信息;充当桥梁,搞协调;充当纽带,系群众;充当工厂,搞加工。调查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为指针,坚持辩论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围绕各个时期的总任务、总目标,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和本职工作的实际,总结新成就、新经验、新对策;提出新思想、新建议;阐明新观点、新见解;传递新情况、新信息;及时提供调查研究报告、情况反映、工作建议等,供各级领导决策参考。调查研究要求做到“及时、准确、系统”。及时,即讲求迅速,注重实效,防止“马后炮”;准确,即实事求是,真实科学,防止以假乱真;系统,即全方位扫描,力求完整全面,防止以偏概全。二、调查研究的分类和调查研究的基本调查方法调查研究,一般分为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普查三类。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是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优点是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在短时间内对事物的整体作出比较可靠的结论。普查是根据全局需要而进行的调查,它要组织相当的人力,并进行培训,规定统一的要求和统一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第1页共4页才能搞好。政协的调查研究,往往采用典型调查方式。调查方法,常用的有。开调查会、实地观察、个别走访、统计调查、蹲点调查、问卷调查、民意测验、通讯调查、收集书面材料、查阅档案卷宗、系统方法等。三、调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1、防止长官意志,切忌唯命是从。调查研究,一般都得向有关领导请示,明确调查的目的和意图。正确地领会领导意图,是搞好调查研究的一个条件,但对领导的意图,切忌形成框框。生活是丰富而又复杂的,有许多情况,往往是始终不及的,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可能会改变原有的调查计划和调查纲目,那种“领导定调子、坐在办公室出点子、跑到基层找例子”的做法必须杜绝。2、防止先入为主,克服主观臆断。所谓先入为主,即以原先的印象和最先听到的反映为主,不再听取其他意见。“先入”者,由于新鲜,容易使人印象深刻,但“先入”者,未必都符合客观事实。如果调查者,事先有了某种片面的先入为主的观点和结论,调查中又顽固信守它,绝对搞不好调查研究。只有尊重客观事实,不管“先入”还是“后入”,以符合客观真理为标准,忠于事实,才能搞好调查研究。3、防止粗枝大叶,避免笼笼统统。调查研究是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而不是搜集一堆实例,纠缠于枝节之论。但如果因此而误解、不需要了解事物的各种细节,那就糟了。粗枝大叶,笼笼统统,往往不可能分析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果调查时,眼睛只盯着大的方面、大的事情,而对平凡的、大量的、最基本的事实不感兴趣,不闻不问,就只能是一知半解,很难深入认识客观事物。4、防止蜻蜓点水、杜绝走马观花。有的调查者,刚开一、二次会,得到一点印象,才接触到问题的皮毛,便以此为满足,或者并没有深入基层、实地调查,只靠转手得来的材料,道听途说、浮光掠影、便想当然、匆忙作结论,这种所谓的“调查”,十个有十个要出岔子。近年,县级政协的调研,数量不少,但质量不高,究其原因:一是专委会人员少,理论素养和文字功底欠缺;二是调研时间有限;三是调研方法欠妥。多数第2页共4页调研穷于应付,走走过场而已,产生的调研报告往往是汇报材料的翻版,精品不多,难以引起党委、政府重视。要搞好调查研究,必须防止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深入实际,充分地、详细地占有材料,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