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最新题库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型为客观题,分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要求从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项选择题要求从备选项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错选不得分;漏选,则所选的每个选项得1分。试卷总分120分,含40道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和10道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考核时长为一小时,72分及格。1.放射性废物分为几类()。A.3B.4C.5D.62.极短寿命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方式为()。A.填埋处理B.贮存衰变后解控C.近地表处置D.中等深度处置3.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方式为()。A.填埋处理B.贮存衰变后解控C.近地表处置D.中等深度处置4.中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方式为()。A.贮存衰变后解控B.填埋处理C.中等深度处置D.近地表处置5.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方式为()A.填埋处理B.中等深度处置C.近地表处置D.深地质处置6.根据放射性废物的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放射性废物分为几类()。A.3B.4C.5D.67.哪种废物不属于放射性废物()。A.极短寿命放射性废物B.豁免废物C.低水平放射性废物D.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8.在经济技术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实际降低照射,这体现了辐射防护的哪个原则()。A.辐射实践的正当性B.辐射实践的最优化C.辐射防护最优化D.辐射防护正当性9.职业人员连续5年内有效剂量的平均值不能超过(),任何一年的最大值为()。A.25mSv/a,50mSv/aB.20mSv/a,50mSv/aC.10mSv/a,20mSv/aD.5mSv/a,20mSv/a10.公众连续5年内有效剂量的平均值不能超过(),任何一年的最大值为()。A.2mSv/a,5mSv/aB.2mSv/a,10mSv/aC.1mSv/a,5mSv/aD.2.5mSv/a,10mSv/a11.以下不属于与γ射线与物质作用机制的是A.光电效应B.碰撞散射C.康普顿散射D.电子对效应12.在内照射情况下,α、β、γ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程度依次为()。A.α>β>γB.>γ>αC.γ>α>βD.γ>β>α13.下列关于组织权重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量纲,它描述了不同组织或器官对全身总危害的贡献B.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的辐射引起的不同生物学效应C.以上说法均不正确D.为了统一表示各射线对机体的危害效应14.人类受到的人工辐討源中,()居首位。A.核动力生产B.核爆炸C.电视和夜光表D.医疗照射15.稳定核素和不稳定核素的数量,正确的是()。A.不稳定核素多B.稳定核素多C.不清楚D.稳定核素和不稳定核素一样多16.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剂量分担”常被用于减少放射性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那么,“剂量分担”接方法论分,属于下列哪种辐射方法()A.个人剂量限值B.时间防护法C.源项控制法D.外照射防护法17.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要将放射性同位素转移至外省异地使用的,按有关规定办理了异地使用的备案后,应当接受()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管理。A.国务院B.移出地C.使用地当地D.移出地及使用地省级18.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工作中所受职业照射在连续()年平均(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不应超过20mSv(其中任何一年又可达50mSv)A.三B.二C.五D.四19.()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工作实际,配备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A.县级以上B.县级C.省级以上D.省级20.关于γ射线与物质发生光电效应错误的说话有A.γ光子的能量较低B.大约80%的光电效应发生在K壳层C.可能产生两个电子,一个是光电子是俄歇电子D.能量单一的γ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可能产生连续能谱的X射线21.通常对中子的屏蔽分为慢化和吸收两步,以下材料中,最适合用来慢化中子的是A.铁板B.铅版C.玻璃D.水22.()是指一I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三人)急性死亡A.重大辐射事故B.特别重大辐射事故C.一般辐射事故D.较大辐射事故23.已经发现了()余种核素。A.1000B.300C.3000D.200024.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放射源丢失、被盗和反射性污染事故报告后,应当报告()人民政府;并按照各自的职责立即组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放射性污染蔓延,减少事故损失。A.下级B.当地C.本级D.上级25.放射性同位素野外失踪实验有可能造成跨省界环境影响的,其环境影响报告应当报()商同级有关部门审查批准。A.试验所在地县级生态环境部门B.试验所在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C.试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