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一轮结束之际,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正式启动了。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如何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转化成实施者自己的信念或行动哲学,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初中教师为我们积累实施课改的经验,如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已深入人心,课堂上百花齐放,课后活动异彩纷呈,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给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学生自主钻研,合作探究已蔚然成风,试题也更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了做好初高中课改的衔接,使我校高中课程改革能够有力推动,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面从几个方面将我校课改工作给大家加以总结。一、课程改革制度建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更好的在新课程背景下让高中起始年级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制度建设摆在了首位。开学之前,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在教研员、课任教师反复研讨,并结合课改精神及我校实际、,制定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各项规章制度,从教师培训到日常教学管理,使我们的工作有章可循。到目前为止,已出台课改文件13份:《选课指导手册》、《新课程改革准备方案》、《教师培训方案》、《新课程实施方案》、《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管理实施方案》、《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学分认定管理方案》、《研究性学习管理办法》、《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办法》、《学籍档案建立和管理方案》、《西安铁一中行政班和教学班管理办法》。这项工作是长期的,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不断健全相关的课改制度。第1页共7页二、课程改革的实施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改革也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质量是生命,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抓好教师业务理论学习,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各科大纲和考纲,学习新课改精神,抓好信息资料研究。学校坚持备课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每学期学校还为老师搭建平台,组织为期两个月的全校观摩研讨课活动,许多新秀在这个平台中脱颖而出。将组内的精品课推荐到学校,并要求每位老师必须听够15节研讨课。并在选取了在学校研讨课中表现优秀的杨许红,黄艳老师参加西安市新课程改革观摩教学研讨活动,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必修课我们本着“把握方向,坚守常规”,选修课我们是“力求创新,确保质量”。经过了一学期的实践,课堂上呈现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师不再唱主角,学生拥有选课权,教材打破大一统,评价不先看分数”是这次课改的突出变化。师生关系的构建发生了新型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很大的提高。2、校本课程的开设。我们在体音美三个学科开设了共14个选修模块。体育与健康有:篮球、软排、足球、羽毛球、健美操、艺术体操六个模块。美术有:素描、国画、装饰画、平面设计、书法五个模块。音乐有:音乐与舞蹈、演奏、歌唱三个模块。这项工作难度比较大,全年级学生人数多,每个学生要选14门课。所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准备工作从07年暑假就已开始。校领导协同教务、电教考察并选定网上选课系统,并在开学前把大量学生信息及教师信息全部输入数第2页共7页据库,保证选课系统在9月1日启用。同时,我们在校园网上先后发布《学生选课指南(体育)》和《学生选课指南(音美)》,指导学生选课,把选课中的注意事项给学生逐一说明,防止学生出现落选,错选。虽然经过周密的安排,但还是有一些学生因为只报了一个志愿,导致了选课失败。而且有一些只选择热门模块的学生被随机调配到其他模块而有所不满,为此我们又下发了《关于高一选课结果的说明》,进一步向学生做解释工作。学生确定好了选修科目,教务处及时编班,规范“走班”教学,行政班和教学班班主任齐抓共管,加强新班管理,督促学生出勤。两个学段后,选修课圆满结束,学生相关学分认定也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语文组开发了《唐诗鉴赏》,历史组开发了《中国外交的艰难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