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4节(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3题。1.图示工业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①机械工业②钢铁工业③化学工业④煤炭工业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导致图示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②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③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④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A.①②C.③④B.②③D.①④3.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①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②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③该区用地紧张④这里环境污染严重A.①②③C.①③④B.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读图可知该工业区为德国鲁尔区,是在丰富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导工业是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由于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生产结构单一,环境问题加剧等原因,其主导产业逐渐衰退。新兴企业不愿在鲁尔区落户的主要原因并非其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答案:1.B2.A3.C(2009·海淀模拟)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为了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山西省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煤炭的综合利用,构筑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促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据此回答4~6题。4.对于山西省来说,向外输送煤炭比向外输送电力的优势在于()A.提高经济效益C.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B.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D.降低运输成本5.目前,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是()①“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②“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③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将减弱④山西煤炭的开采因为种种原因已不具优势A.①②C.①②③B.③④D.①②③④6.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A.改善了环境质量B.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C.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发展D.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解析:本题考查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第4题,对山西省来说,向外输电能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发电会产生大量废气,直接污染电厂周围的环境,输煤对沿线地、产煤地和目的地的环境都有影响,所以无论输煤还是输电,都不可能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第5题,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今后水电、核电的比重大幅上升,是对山西煤炭市场挑战的外因;山西省煤炭枯竭,开采难度增加等是对山西煤炭市场挑战的内因。第6题,山西省煤炭构筑了三条产业链,明显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要注意“明显”二字。答案:4.C5.D6.B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读产品单耗国际比较表,结合有关知识回答7~9题。名称单位国内平均水平国外先进水平火电供电煤千克标煤/千瓦耗吨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乙烯能耗载货汽车油耗时千克标煤/吨392316781646千克标煤/吨千克标煤/吨升/百吨千米18112127.6124.67143.47.对上表分析不正确的结论是()A.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B.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产品单耗差距(%)最大的是乙烯能耗C.我国重点行业产品单耗大D.按单位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目前我国的节能潜力巨大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是()A.产业结构不合理,低能耗的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明显滞后B.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尤其是重点行业工艺落后所占比重较高C.管理水平低,与节能密切相关的统计、计量、考核制度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损失浪费严重D.我国能源资源品质差,热效率低9.当前持续发生的能源“三荒”再次告诫我们,中国并不是一个能源富裕的国家,节能降耗至关重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措施有()①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②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提高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倡导公众参与④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