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达标检测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年3月22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张兴良、傅东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在国际上公布了该团队在湖北省宜昌长阳地区的地下岩石中,发现了大量的寒武纪古生物化石。该重大发现对解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下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其中甲为岩浆,丁为变质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富含大量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的应为A.甲B.乙C.丙D.丁2.下列地质作用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对应正确的是A.①—印尼火山喷发B.②—岩浆岩的形成C.③—煤炭的形成D.④—华山的形成小明一家暑假去青海旅游,在柴达木盆地吉乃尔湖附近发现了著名的“水上雅丹”地貌群,大片的砂岩地貌“漂浮”在盐湖中,其形态与北侧陆地上的雅丹群一致,水中部分雅丹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现象(下图)。小明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因为吉乃尔湖水面抬升,逐渐淹没北侧的雅丹群,才形成了目前这片“水上雅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小明发现雅丹垄脊两端高度差异大,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上覆岩石物质组成差异大B.向阳端植被护坡作用明显C.迎风端风力侵蚀强度较大D.当地风向风力年际变化大4.推测水上雅丹出现坍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侵蚀B.湖水侵蚀C.雨水冲刷D.游客攀爬下图示意滨海某花岗岩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岩石朝向海洋的一侧,主要遭受A.风化作用B.波浪侵蚀C.洋流侵蚀D.化学溶蚀6.图示花岗岩景观的形成过程是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B.岩浆喷发——外力作用——地壳抬升C.岩浆侵入——外力作用——地壳抬升D.岩浆喷发——地壳抬升——外力作用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7.从图中可知A.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044mB.乙地海拔可能为1035m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mD.区域内最大高差近60m8.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可以看到的是A.①③B.①⑤C.③④D.④⑤9.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A.水库最深为10~15mB.水坝高度为15~20mC.库区水面大于1km2D.甲、乙两养殖场将污染水库下图是台湾岛山地、河流和铁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影响台湾岛铁路线路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矿产B.河流C.气候D.地形11.台湾山地中的公路线大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如果必经山地则常呈“之”字形分布,其主要原因是A.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业C.为了减小线路坡度,保证行车安全D.多通过居民区,增大客货运量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A.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13.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A.①②B.②①C.①④D.②③2010年10月26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开始喷发,至11月5日再度大规模喷发已持续喷发十多次,截止到11月23日,死亡人数升至322人。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4.造成印度尼西亚多火山的原因是A.处在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上B.处在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C.处在三大板块的生长边界上D.处在三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15.火山喷发过后,当地许多农民会搬到火山附近居住,主要原因是A.欣赏火山喷发的景观B.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C.温泉众多,是疗养胜地D.气候凉爽,适宜居住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6.图中N处的地质作用是A.沉积作用B.变质作用C.外力作用D.岩浆活动17.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①B.②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