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同上海资本家打的五次经济仗1949年新中国刚刚建立,上海的不法资本家就开始向新生的人民政权发起经济挑战,而上海资本家是有全国影响的。共产党与上海资本家打经济仗已经不可避免。共产党同上海资本家打场经济仗,是陈云指挥的,他在上海灵活运用多种经济手段同资本家进行经济斗争,终于打胜了这场开国经济仗,为共和国历史留下了多彩的一笔。陈云挂帅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筹备建立新中国时,面对的是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长年的战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生产力,已经使中国的经济崩溃。当时,全国到处是战争创伤,工厂停工,交通瘫痪,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十分困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认识到了自己所面临的经济问题的严峻性。早在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就说过:如果我们在生产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失败。资产阶级也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经济工作的困难。但他们却愿意看共产党的笑话。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会打仗,会搞政治工作,但在经济方面、管理城市方面,只能得零分。他们想趁共产党不懂得经济之机,搞乱经济,趁乱捞一把,在经济方面给共产党一个下马威,进而把共产党挤出城市。因此,资产阶级在解放军一进城,就向共产党发起了挑战。首先也是主要向中国共产党发起挑战的是上海资本家。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主要在上海。上海的资本家的势力很大,他们控制了上海的物资、货币、国内外贸易,从而形成了这样的局面:上海的政权在共产党手里,但经济则完全掌握在资本家的手里。上海资本家利用他们手中掌握的经济实力,向新生的人民政权发起了猖狂进攻。他们操纵货币市场,不让新生政权发行的货币进入上海;他们操纵粮食、棉花等重要物资,囤积居奇,盘剥百姓;他们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通货膨胀,从人民身上压榨血汗,从而挑起了一场经济仗。在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面前,共产党必须在资本家集中地上海接受资产阶级的挑战,在经济上打胜这一仗,才能在上海站住脚,并进一步稳定全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生产。共产党要在上海打这一场经济仗,选谁去当统帅?已经内定担任新中国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对此考虑了很长时间。经过慎重考虑,他选定了陈云。周恩来对陈云很早就熟悉。早在30年代初,周恩来就认识了陈云。当时陈云在上海开办一些商业机构,为党筹措经费,就很有经济头脑。他经营的商业企业赚了很多钱,都交给了中央,为此,陈云还受到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表扬。周恩来对陈云的善于搞经济活动十分赞赏。陈云在延安时期虽然任中央组织部长,但对于边区经济工作也做出不少贡献。特别是陈云在东北解放后接管大城市很有创造性,在他的领导下,东北各大城市很快就恢复并发展了经济,他还在苏联帮助下,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东北经济建设计划,受到了毛泽东的赞扬。周恩来对陈云的善于理财十分钦佩,在做出许多重大经济方面的决策之前,都去电报征求远在东北的陈云的意见。因此,在考虑指挥同上海的资本家打经济仗主帅的人选时,周恩来向毛泽东推荐了陈云。而毛泽东也对陈云特别赏识。这样,中央去上海领导共产党同资本家打经济仗的人选就确定了下来。陈云挂帅后,做的第一个工作是建立同资本家斗争的大本营。当时,中央已经决定建立中央财经委员会,由陈云负责。陈云认定,中国急需这样一个经济领导机构,容不得慢慢腾腾,他果断决定,把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与华北财经委员会合并,组成中财委。这样,经过很短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工作,7月12日,中财委就正式成立了,办公地点在北平城东的九爷府。中财委的成立,使中共中央有了一个同资本家斗争的经济领导机关。陈云就是这个领导机关的主帅。面对严峻形势出任中财委主帅的陈云,面对的是严峻的经济局势。1949年,中国已经经历了长期战争,经济上百孔千疮。粮食产量大幅降低,大批工厂关门或者陷入停顿状态,物资极为缺乏,物价大幅度上涨,城市里大批工人失业而在1949年,正当中国共产党筹备建立新中国时,偏偏遇上了较大的自然灾害。这一年的夏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