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就餐管理预案(疫情防控期间)一、职工情况摸排1.按照《教育局关于转发<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强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通知>的通知》要求,进行食堂职工摸排工作,通过网络、电话沟通机制,填写《食堂职工身体状况况统计表》,逐一确定返校餐厅员工名单。2.餐厅员工返校前自测体温,对体温高于37.3℃,或有发热、乏力、干咳、气促、胸闷等症状,或在开学前14天内有重点疫区旅行史、接触史的排除感染隐患后方可返校,否则不准入校。对排查的重点人员,要“一人一策”确定返校方案。3.制定严格的晨午检和因病缺勤餐厅员工病因追查与登记报告制度,并做好记录。做好开学后每天定时定点测量员工体温并做好记录,填写附表1。4.2月底召开餐厅班长会议,统计本学期上班人员的身体情况,并填写表格附件2.二、人员培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项培训,组织开展模拟演练。2.开学前一天,召开专门疫情防控、生命健康、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加强对餐厅员工防控新冠肺炎的教育宣传,确保全覆盖。三、场所准备1.改善学校食堂餐厅基础设施和条件,要在学校增加洗手消毒设施,强化环境消毒、确保无交叉感染隐患,做好充足的物资储备提供学生餐饮安排。2.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严禁非本校教职员工、学生及相关送货人员进入餐厅,对所有进出食堂餐厅人员进行严格登记、测量体温、消毒,禁止未佩戴口罩或体温异常人员进入餐厅。3.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餐厅除必要提供师生就餐外,不得组织聚集性活动,与师生餐饮无关的活动,一律取消。四、环境消毒开学前,要对食堂餐厅场所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不留死角,保持通风换气,全面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消毒方式参照《临沂市中小学幼儿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1.建立健全食堂卫生检查制度,督促师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填写记录附表3;要在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自备水源的防护,做好供水设施(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饮水机等)的清洁、消毒工作,通过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为师生提供生活饮用水的,必须经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2.对食堂洗手设施进行全面检修,确保畅通可用,公共场所流动水洗手设施,要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教职员工和学生使用。五、饮食安全1.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学校负责人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2、在开学之前,认真开展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工作,自查的主要内容为“一严禁、五到位”。“一严禁”:严禁圈养、宰杀、加工野生动物及活体畜禽类动物。“五到位”:一是进货查验执行要到位,严把食品采购关,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畜禽产品来源可溯、途径合法;二是环境卫生控制要到位,及时对加工场所和就餐场所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就餐场所要经常通风;三是加工操作及配送要规范到位,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四是人员健康要管理到位,从业人员要持证上岗并佩戴工作帽、口罩、手套,加强人员岗前检查,有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应立即离岗就诊;五是应急处置要到位,制定严格的疫情防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措施,积极应对突发事件。3、严格就餐管理,提倡师生回家就餐,确需在学校就餐的,由学校结合实际实施错时下课、错时就餐、拉开餐位距离,采取分餐、打包、送餐等多种方式,减少聚集用餐。公共餐具和饭菜统一由工作人员分发,禁止自行取用。严禁师生外出就餐或点外卖。六、防护物资1.提前储备好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用口罩、75%酒精、消毒溶液、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洗手液、肥皂、胶皮手套、体温计、红外测温仪、喷雾器、应急药品等物品。卫生间、洗手池必须放置香皂或洗手液,每日检查、及时补充。2.食堂设置专门的口罩回收垃圾桶。要将口罩回收垃圾桶套袋加盖,张贴明确标识,每日至少进行1次回收口罩销毁处理,或交给当地专门机构集中处理。3.妥善保管疫情防护物资,实行定点存放、分类登记、专人负责,确保物资分配使用安全、科学、高效。4.根据餐厅员工人数,每个餐厅报送两周用的防疫物资并填写记录表格。填写附件3.七、开学后的防护措施1.食堂餐厅内加强通风清洁,避免使用空调,使用时须经专业评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