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专题难点形成的原因:1、对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等等,这些关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断等基础知识模糊不清;2、对于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判断错误;3、对于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考虑不全面,出现能量转化不守恒的错误过程。1、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1m/s运行,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2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m,g取10m/s.(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解析(1)行李刚开始运动时,受力如图所示,滑动摩擦力:Ff=μmg=4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解得:a=1m/s2(2)行李达到与传送带相同速率后不再加速,则:v=at,解得t==1s(3)行李始终匀加速运行时间最短,且加速度仍为a=1m/s,当行李到达右端时,有:vmin=2aL解得:vmin=2aL=2m/s故传送带的最小运行速率为2m/s行李运行的最短时间:tmin=22vavmin=2sa2: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下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9,已知传送带从A→B的长度L=50m,则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解析】物体放上传送带以后,开始一段时间,其运动加速度amgcosmgsinm1.2m/s2。这样的加速度只能维持到物体的速度达到10m/s为止,其对应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t1v102s8.33s,s141.67ma1.22a<50m以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变为沿传送带向上,其加速度大小为零(因为mgsinθ<μmgcosθ)。设物体完成剩余的位移s2所用的时间为t2,则s所以:t总8.33s8.33s16.66s。3、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以2m/s的速度匀速斜向上运行,传送带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θ=30°。现把质量为10kg的工件轻轻地放在传送带底端P处,由传送带传送至顶端Q处。已知P、Q之间的距离为4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2,取g=10m/s。220t2,50m-41.67m=10t2解得:t28.33s,(1)通过计算说明工件在传送带上做什么运动;(2)求工件从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答案](1)先匀加速运动0.8m,然后匀速运动3.2m(2)2.4s解析(1)工件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共同作用,摩擦力为动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cosθ-mgsinθ=ma代入数值得:a=2.5m/s12传送带专题2v22则其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发生的位移为x1==m=0.8m<4m2a2×2.5可见工件先匀加速运动0.8m,然后匀速运动3.2mvx23.2(2)匀加速时,由x1=t1得t1=0.8s匀速上升时t2==s=1.6s2v2所以工件从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为t=t1+t2=2.4s4: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传送带从A→B的长度L=5m,则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解析】物体放上传送带以后,开始一段时间,其运动加速度amgsinmgcosm10m/s2。这样的加速度只能维持到物体的速度达到10m/s为止,其对应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t1v102s1s,s15m2aa10此时物休刚好滑到传送带的低端。所以:t总1s。5: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0°,以10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已知传送带从A→B的长度L=16m,则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解析】物体放上传送带以后,开始一段时间,其运动加速度amgsinmgcos8.46m/s2m。这样的加速度只能维持到物体的速度达到10m/s为止,其对应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t12v10s1.18s,s15.91ma8.462a<16m以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