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新世纪的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加强学生的写字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的性格发展和人格的形成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小学生写字的训练,应贯穿着我们整个教学过程,那么,老师该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写字训练呢?最主要的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一个初入学的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老师在这张白纸上的勾画,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很重要。老师要特别注重初学者的写字习惯的训练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起点。一、强调学生的写字姿势。《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写字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写字训练时,先强调写字姿势,让学生做到“三个一”的要求。认真观察学生,留心学生每个细微的动作并对不正确的姿势给予及时地矫正。这样长期训练,学生才会逐步拥有正确的写字姿势。二、强调学生写字的笔画笔顺。在低年级里,汉字的笔顺笔画学习尤为重要。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一定要书写规范,组合成字时才能美观。如果连“横平竖直”等基本要求都做不到,就更别谈什么“中锋、回锋、藏锋”等笔法了。因此在写字训练中,一定要让学生把基本笔画书写规范。苟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把最基本的东西做好了,把最微小的细节做对了,才能把字写得对乃至于写得美。基本笔画练好了,也不可忽视写字的笔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看到,很多学生在写字时是没按笔顺去写的。先写好下面再写上面,写好右边再左边,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而最为常见的是“国字框”的字,是先把口封了再写里面的,“医、匠”等三框儿的字也是写好三框儿再写里边的,外围已限定,想把里面的字写好写美也是很难了。如果等到他形成习惯了再去改,难度会更大。所以老师在写字教学中,一定要加强笔顺的指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事情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规矩的,没有正确的方法,那当然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了。三、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理论认为:“儿童可以通过观察特定的榜样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往往起着榜样的作用。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写字水平,写得一手好字,学生见了,对写字就更有兴趣和信心。而且,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三笔”字是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初入校门的小学生,他们的行为有极强的模仿性。因此,老师本身更应注重写字训练,板书一定要正确、规范、美观,要有正确的书写笔顺,要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形体美,让他们从老师那里学到正确的书写规则。用老师的自身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学生。服务的对象是初入校门的小学生,他们的行为有极强的模仿性。因此,老师本身更应注重写字训练,板书一定要正确规范、美观,要有正确的书写笔顺,要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形体美,让他们从老师那里学到正确的书写规则。用老师的自身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