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调研报告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是强化农村、巩固农业、惠及农民的重大事项,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20XX年以来,xx县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要求,积极探索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奖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全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显著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一、基本情况xx县古称巴陵,总面积2809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和1个东洞庭湖管理局,总人口71.69万人。自20XX年以来,全县20个乡镇、5个农林场,已累计投入财政奖补资金4465万元,实施奖补项目村874个,受益村民59.97万人。其中:20XX年至20XX年争取上级财政奖补资金和完成实施项目村分别为340万元、118个,945万元、193个,1539万元、276个,1641万元、287个,分别占行政村的20.8%、34%、48.6%、50.5%。20XX年,对147个村“清零”,实现了全覆盖。四年来(20XX年奖补工作目前处于项目申报审批阶段,下半年开工建设),共完成公益事业建设项目971个,其中,村内道路维修硬化项目326个278千米,村内小型排灌水渠建设项目283个318千米,安全饮水管线建设项目43个37.6千米,村内环卫设施建设项目224个,新建垃圾池3617个,购置焚烧炉6万多个,建成村内美化亮化项目95个,新装路灯1765盏,绿化植树13087株。四年来,根据轻重缓急等实际情况,全县有54个村实施了三次奖补项目建设,有246个村实施了两次,220个村实施了一次。今年,在大面项目保基数的同时,我县又成功申报了麻塘镇十村连片一事一议项目区,新增投资300多万元。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较好解决了农村生产生活最急需,群众愿望最迫切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难问题,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高。政府得了民心,农民得了实惠。二、主要作法第1页共6页1、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机构建设到位。成立了常务副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财政局、县负监办、县农办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财政局,具体负责“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同时,乡镇、项目村分别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本乡镇、本村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议事、申报、筹资、筹劳、组织实施、竣工初验、资金使用等。通过建立健全“三级”负责工作机构,强化工作职责,规范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各项管理事项,调动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绩效考核到位。将“一事一议”财政补工作纳入党政绩效考核内容,制定了《xx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并成立专项考核小组,实行定期督促检查。三是公开公示到位。实行“一公开、两公示”。“一公开”,全面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标准、实施办法、奖补方案及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工作分工、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两公示”,是将拟上报的财政奖补项目先在乡镇、村组公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和接受群众监督;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议标招标,将议标招标的全过程向群众公示。同时,设立项目举报电话,邀请群众代表全程参与项目的建设和验收管理,随时接受农民群众、基层干部的政策咨询、疑问质疑和意见反馈。2、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召开会议、举办业务培训班、媒体宣传等形式,开展一事一议政策宣传。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范围、程序、标准和管理办法写进《致农民朋友公开信》,发放到千家万户,并在县电视台滚动播放,使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通过宣传,一事一议政策得到了全县认同和广泛参与。二是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各乡镇经管站站长、财政所所长和业务骨干进行了培训,各乡镇就具体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对项目村负责人进行了详细的业务指导。3、严格操作,规范项目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制度。根据上第2页共6页级政策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出台了《xx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