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研究教学设计单位:水东江姓名:周宜华学科:科学年级:四年级课题:神奇的叶片1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能进行实验探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知道叶的蒸腾作用。2.在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中,能坚持观察和记录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3向科学家学习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知道植物与阳光的关系;2.叶的蒸腾作用。教学难点做对比试验时的坚持观察和记录。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教学导入二、新科学习动物和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食物,那么植物的“食物”从哪里来?你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已经知道了,可科学家们却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解开了这个秘密,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段历史吧。学习科技史1.出示课件:讲述海尔蒙的实验,分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哪里?结论:他认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一定是从雨水中获得的……2.课件讲述普利斯特利实验,分析:小老鼠的生存与什么有关系?结论:他认为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污浊之气,使空气重新变得新鲜,后来人们知道那污浊之气是二氧化碳,变新鲜的是氧气,氧气可以使小老鼠生存。学生自由回答。学生自由回答、猜测学生尝试进行猜测学生们听老师小结学生发言:科学家们设计实验的智慧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运用学生已知的知识导入,能激发学习兴趣。课件出示,激发兴趣。三、活动(一)四、活动(二)五、小结六、拓展七板书设计反思3.小结:从这两个实验中,你学到了什么?.植物与阳光。1.过渡:植物的生活到底需要什么?2.观察树木向阳面与背阴面的长势。3.提出猜测:植物生长可能与阳光有关。4.设计实验:选两盆同样的植物,一盆放在黑暗处,一盆放在阳光下,观察一周,每天测好高度,作好记录。5.小结: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叶的作用称作光合作用。想一想: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动物和人有什么意义?叶的蒸腾作用:1.提问:植物吸收的水分全部被用于光合作用吗?2.指导设计实验:第8页第二自然段。3.观察教师课前准备的实验,说一说看到什么现象?并解释。4.借助课件认识蒸腾作用及其意义。作业:搜集植物器官的趣事神奇的叶1.光合作用2.蒸腾作用学生观察7页书上的插图学生自由回答。学生回家做实验,下周同一时间将植物带来比较。学生如有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自由回答学生猜测学生回答:塑料袋上有水珠,小水珠是从植物中来的。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学生回家查找资料充分利用教材。如果有困难,就按照书上7页的插图来讲解。依据教材,不脱离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课件出示,理解并掌握本课的重点。把课上知识延伸到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