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1.“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宗法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2.“(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髙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C.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3.如图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A.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C.汉代的刺史制D.元朝的行省制4.去年的热播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也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下列官职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是()A.御史大夫B.郡守C.同平章事D.三司使5.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B.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C.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6.“在这种制度下,(古代雅典)彻底否定了政治上的特权,一个人无论官职多高,权力多大,都不可把太多的大权集中到自己手里。”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A.陪审法庭制度B.陶片放逐法C.职务津贴制度D.轮番而治制7.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这体现了《十二铜表法》的实质是()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维护广大平民利益8.美国一政治学家曾说:“如果不给政府以充分的权力,国家的安全就处于危境。如果给了充分的权力,又很可能被滥用。”为解决这一难题,美国特别重视()A.总统行政权的强化B.两大政党的建设C.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9.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人的共和国”。这反映出()A.总统行政权受到议会干涉B.法国不适合采用共和政体C.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性D.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较弱10.马克思曾指出,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他主要强调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是()A.无产阶级力量弱小B.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C.资产阶级力量强大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11.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下列布尔什维克党颁布的措施最符合当时人民愿望的是()A.《和平法令》B.《四月提纲》C.《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D.《土地法令》12.对于《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道光皇帝和耆英等人所看重的是把条款中“割让”换成“赏借”二字。这说明清统治者()A.统治黑暗腐败投降卖国B.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C.认为丢失香港意义不大D.用“礼”维护国家主权13.从1895至1913年,随着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至少又有136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在华建立,它们创办时的资本投资额都超过十万中国元,导致“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4.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材料中“中国化命运”指的是()A.国共合作B.秋收起义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5.2017年1月,教自部要求全闺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起自()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16.“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