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了大海教学设计我看见了大海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我看见了大海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看见了大海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预习课文掌握本课11个生字和13个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继父对我这个残疾女孩的深沉的爱,以及我对继父的感激之情。教学重点:体会继父对我这个残疾女孩的深沉的爱,以及我对继父的感激之情。教学难点:看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第1页共8页通过预习课文掌握本课11个生字和13个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引入课文。齐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二、检查预习。1.指名读书,评议。2.纠正个别字的音、形、义3.听写生词三、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提出不懂的问题3.质疑四、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五、作业。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课后反思:学生在正确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但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存在用词不准、主次不分的现象,仍不能灵活运用概括主要内第2页共8页容的方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人物言行体会继父对我这个残疾女孩的深沉的爱,以及我对继父的感激之情。教学重点:通过人物言行体会继父对我这个残疾女孩的深沉的爱,以及我对继父的感激之情。教学难点:看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设计思想:这篇课文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平凡的继父,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我——一个身材畸形的女孩,由此从不出家门成长为能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的'人,表现了继父对我深沉的爱,以及我对继父的无比感激之情。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由于文中的人物都离学生有一定距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在读中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我把读、思、议、体会结合在一起,通过拓展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3页共8页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那些了解?2.继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理解课文。1.从文中找一找描写继父语言、动作的词句,体会继父的思想感情。2.学生默读课文——画批——体会3.对比河子的变化读课文开头和结尾,设想过去的河子是如何生活的?现在的河子是如何生活的?4.思考:河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5.看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6.有感情的读开头和结尾,理解继父的良苦用心,我为什么无数次的对着继父的遗像说我看见了大海我看见了大海究竟指什么?三、拓展练习。河子对着继父的遗像还会说什么?四、小结。五、作业。完成练习板书设计:我看见了大海深沉的爱第4页共8页继父河子无比感激我看见了大海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继父带“我”去看海的意义。2、体会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使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到继父对我的爱,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感受继父的伟大。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引领学生品味继父的言行,从而让学生走近这位无私高尚、伟大的继父。教学难点:课题“我看见了大海”所包含着的深层次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初步感知1、齐读课题——我看见了大海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怎样的大海?3、质疑:文中既然没有写到我去看大海的情景,为什么课题说我看见了大海了呢?4、用心读文,读后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可抓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话乃至整篇课文来谈谈自己所读懂的。引领学生借助文本进行第一次情感交流,使学生的潜意识里有第5页共8页着自己真切的体验。5、在读懂句子、内容的基础上,找一找令你感动的句子,作一作批注,最后交流。二、深入学习,品读感悟品读点1:品味父亲说的几句话(1)出示父亲说的几句话“来,河子,伯伯带你去串门儿。““去外面看看吧,河子,外面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放心吧,河子,谁笑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