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卷Ⅰ)阅读《理水(节选)》(文本见本专题“精准备考提升1”“真题自测诊断”),完成后面的问题。《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我来答题][阅卷现场]考生答案①这篇小说取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但是作者虚构了很多原故事中不存在的人物和情节,推陈出新。②小说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对比手法,塑造出崭新的大禹形象。③这篇小说以传说为基础,以新编为手法,体现出一种创新思维。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关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误区诊断得分:3分要点①虽能指出本文取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但并没有侧重“于史有据”,而是侧重于“推陈出新”。答题时侧重点偏离,扣1分。要点②本应根据新的历史讲述方式(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来分析本文的“新编”性,但答题方向出现偏差,错误地认为大禹形象是崭新的,因而体现出小说的“新编”性,扣掉2分。鉴赏小说文本特征“3注意”1.要注意以鉴赏表达技巧为基础在包括小说情节、人物、构思、手法、环境、主题风格、背景、读者在内的艺术领域内选择合适的角度作为探究点,不可遗漏,也不可强加。2.要注意以分析艺术效果为中心明确手法技巧与环境、情节、人物形象、主题之间的关系,探究时,把手法技巧与“效果”结合起来,但不可架空分析。3.要紧扣文本有理有据分析探究题的解答应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点:试题虽然是开放性的,但始终离不开文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满分示范]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题干明确要求考查文本基本特征,切入角度是“故事”与“新编”两个方向。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找准文中依据。第二步:找角度,细分析内容上在《理水》中,作者一方面依据史有所载的神话传说,塑造了上古时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同时又大胆突破传统历史小说的形式规范,组成了一个古今杂糅的怪诞世界。手法上作者有意将现代生活和事物植入到古代的时空环境中,采用“新编”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使时间错综交叉,呈现出非古非今、亦古亦今的特征,使文本呈现出一种穿越感。语言上在讲历史故事的同时糅进了诸如“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新词,使小说呈现出反讽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第三步:拟答案,抓规范题目要求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因此,可以把小说在内容、手法、语言上的表现整合成两点:“故事”指内容上的特点,“新编”指手法和语言上的特点。[尝试写满分答案][答案]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即时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圆圆的肥皂泡刘慈欣一圆圆出生后一直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连哭啼都像是在应付差事,似乎这个世界让她很失望。直到她第一次看到肥皂泡。这是一个西北的正午,已经数月无雨,窗外,烈日下的丝路市弥漫着沙尘,在这异常干燥的世界中,那飘浮在空中的绚丽的水的精灵确实是绝美的东西。二时光继续飞逝,圆圆上了小学,她仍然热爱肥皂泡。清明节,当她和爸爸来到妈妈墓前时,仍拿着吹泡泡的小瓶。“孩子啊,你要做一个妈妈那样的人,像她那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像她那样有一个远大的人生目标!”爸爸搂着圆圆说。“我有远大的目标呀!”圆圆喊道。“吹——大——大——的——泡——泡!”爸爸无奈地笑笑,摇摇头,没有吭声。三时光继续飞逝,圆圆上了中学,仍然喜欢肥皂泡。这天,圆圆年轻的女班主任老师来家访,递给爸爸一把新奇漂亮的玩具手枪,是泡泡枪,上课时收圆圆的。班主任说自己第一次看到思想这么活跃的学生,告诉爸爸要珍惜这个苗子。“你不觉得这孩子……怎么说呢,有些轻飘飘的吗?”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