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最新资料推荐浅谈民防教育的目的和意义1浅谈民防教育的目的和意义镇江市丹徒区高资中学吴茂霞民防,是公民防护、防卫的简称,是组织人民群众平时防灾救灾与战时防空的统称。具体讲就是,和平时期进行自然灾害与人为事故性灾害的救援行动;战争时期组织人民防空斗争,开展抢险抢救、救护防疫、治安等活动。民防知识教育,是对公民进行国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教育的一项基本教育,是增强全民国防和民防意识的一项基本教育,也是各级地方政府人防(民防)、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开展民防知识教育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危、战争胜负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深入普及民防教育,是平时做好防空防灾准备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在和平与发展时期,采取多种形式,向城市居民和广大中学生进行民防的宣传教育,使其树立民防的意识,增强在战时防空平时防灾行动中的心理适应能力,懂得和掌握防护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和伤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防知识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爱国主义和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战略工程。开展民防知识教育,可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锻炼学生临危不惧的健康心理,提升生命品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民防教育,不是一般的科学知识学习和劳作技能的培训,更不是对乏味的专业理论课的调剂。它是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严肃的法制纪律教育,是中肯的居安思危教育,是生动的现代科技教育,是丰富的社会实践教育,是最实际的公益品质教育,是深入的我党宗旨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是及时的形势教育。进行人防教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前提,是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内在体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贯彻《决定》的重大措施;是落实《人防法》的实际行动;是培养四有新人,抵制西方反动势力对我西化分化,从根本上贯彻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有力措施。总之,民防教育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综合素质教育。2下面具体谈谈民防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一、民防教育的目的:1、增强国防观念。民防知识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学生中进行民最新资料推荐3/6防知识教育,可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忱,提高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自觉性,更好地履行一个公民的光荣义务。2、提高防护技能。学习民防知识,可以掌握防护技能,增强防护能力,减少灾害时的伤亡和损失。因此,普及民防知识教育,能提高同学们在空袭或灾害条件下的自我保护和自救互救能力,对于提高全民防护素质与国防能力也有重要作用。3、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民防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习民防知识,可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巩固和加深文化知识。在民防实践活动中,可以加强组织纪律观念,提高劳动技能,增强体质。二、民防教育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人民防空教育工作极为重视,进行人民防空教育目的十分明确,教育的意义也是十分深远的。1、人民防空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人民防空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防是立国之本,国防观念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开展人民防空教育,能大大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提高品德素质,提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自觉性。2、有利于人民防空整体防护能力的提高。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使空中打击发展成为战争中一个独立的作战阶段,并且贯穿战争的全过程。在未来战争中,对城市构成主要威胁的将是空中袭击。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平时学习防空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防护手段和方法,战争一旦来临,有备无患,群众运用所学的人民防空知识进行有效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