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经典感官课程内容:附教案感官课程引导:由认识物体的大小、粗细、长短开始,建构孩子对物体的序列以及空间的概念,透过看、听、触摸、闻、嗅等发展孩子的五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通过几何形体,了解认识平面、立体的名称、架构及几何的相关概念,如面积、周长、高、角、边等,认知二项式、三项式等插座圆柱工作名称:插座圆柱体工作前经验:2.5---4岁材料:教具包括四组外形相同的圆柱体插座,每个插座有10个圆穴和相对应尺寸的圆柱体,共四组。第一组:直径(5.5cm1.0cm)递减,髙度不变。第二组:直径(5.5cm1.0cm)递减,髙度递减。第三组:直径(5.5cm1.0cm)递减,髙度递增。第四组:直径(2.5cm)不变,髙度递减。直接目的:培养幼儿辨别大小、粗细、髙低的视觉能力。间接目的:1、培养逻辑思考能力。2、为书写前的握笔做准备。3、为数学学习做准备。工作步骤:示范教具的顺序第一组、第二组、第四组、第三组。一:拿出放回1、将带插座圆柱体取到工作毯上。2、从左侧第一个开始用三指捏的方法拿出来,放到对应的洞穴前面。3、全部拿出后用右手的食指、中指从左向右划洞穴。4、从左到右依次每放回一个都要用食指、中指触摸洞穴口,放回到相应的洞穴中,全部放回后在从左到右划洞穴。二:触摸1、从最左侧的一个圆柱体开始,左手拿圆柱体,右手食指、中指由里向外触摸圆柱体的高度和直径,在逆时针触摸圆柱体洞穴一周。同样的方法依次完成。2、在用同样的方法将圆柱体依次放回到相应的洞穴内,并做错误控制。三:对比1、将所有的圆柱体拿出并散放在工作毯上,将其中一个圆柱体倒拿,与洞穴口做对比,放回到相应的洞穴内。2、全部完成后用触摸的方式进行错误控制。(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示范方法同上)四、三阶段命名:1、命名:“这是粗的、这是细的。”2、辨别:“请你指一指那个是粗的,那个是细的。”3、说出名称:“这是什么的(粗的或细的)。”变化与延伸:一、配对变化(第一组)1、使用已做过基本提示,并练习过的插座圆柱体。2、将十个抽出后,任意混合后教师将指示棒指入任意一个洞穴。3、请幼儿找出适合洞穴的圆柱体嵌入洞中。4、继续做完所有的洞穴。二、找相同将插座圆柱体混合使用:两组混合、三组混合、四组混合两组混合三组混合四组混合1、将圆柱体全部抽出放在桌子上,把插座体放到旁边。2、请幼儿寻找同样大小、尺寸的圆柱体配对。三、创造变化错误控制:1、用视觉订正,一个插座圆柱体,只能放入一个相应的洞穴中。2、用触觉订正,用手触摸圆柱体底面侧面和洞穴内侧面吻合。兴趣点:粗细、高矮、不同的圆柱体和相匹配的洞穴。注意事项:1、圆柱从洞穴中取放时手指的姿势。2、感官基本操作法时触摸圆柱体方法。粉红塔工作名称:粉红塔工作前经验:2.5---3岁材料:由边一公分的十块粉红色木块所组成。直接目的:1、通过搭建粉红塔,培养辨别立方体大小的视觉能力。2、发展用视觉及肌肉感觉辨认三度空间差异的能力。间接目的:1、培养专注的观察力。2、培养手眼协调及手指抓、捏的动作控制能力。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4、为数学学习做准备。工作步骤:一、中央造塔1、用双手将粉红塔从最小的一块开始拿到工作毯上散放,每次只拿取一块粉红塔2、向幼儿展示最大的和最小的粉红塔。3、进行中央造塔,“我要找到最大的一块”用眼睛进行观察比较,并与其它的进行对比,将最大的一块放在工作毯的左侧。再以同样的方法从中找到最大的一块粉红塔,依次由大到小造成一个塔的形状。4、双手手心由下到上划两次粉红塔侧面,感知规则变化的四个正方体侧面。5、收回归位:由小到大依次将粉红塔取下并散放在工作毯上,再从最大的一块开始收回到教具柜中排列整齐。二、两边对齐造塔1、用双手将粉红塔从最小的一块开始拿到工作毯上散放,每一次只拿取一块粉红塔。2、由大到小进行排列,每排列一块都让相邻的两边与上下边重合,并用上手掌心触摸重合的边缝感知相同,直到全部排列完成。3、用最小的立方体做对比,体会每一块的间隔都是一样大的。三、三阶段1、命名:“这是大的,这是小的,请你摸一摸。”(摸的时候用手掌以上--前—上—后—上--左—上--右的顺序触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