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城区部分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扇贝等水生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A.鳃B.肺C.气管D.皮肤2.下列不属于动物传递信息的行为是()A.雌雄分泌性外激素B.长尾猴遇危险时发出的鸣叫声C.蚊子飞动时发出的嗡嗡声D.小狗撒尿作“记号”3.“蚯蚓走迷宫”的实验,说明蚯蚓具有的行为是()A.学习B.防御C.攻击D.逃跑4.变色龙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这种行为对它来说()A.属于防御行为B.有利于逃避敌害C.有利于捕食D.前三项都有意义5.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A.沼螺B.钉螺C.隔扁螺D.椎实螺6.取两只活的蝗虫:甲的头部浸入水中,乙的胸、腹部全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其结果是()A.甲先死B.乙先死C.同时死D.都不会死7.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A.体节B.环节C.环带D.体带8.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不包括()A.骨B.关节C.神经D.肌肉9.家兔的门齿的主要功能是()A.撕裂食物B.磨碎食物C.切断食物D.切断和撕裂食物10.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错误的是()A.鲸﹣﹣游泳B.蛇﹣﹣爬行C.驼鸟﹣﹣飞行D.熊﹣﹣行走11.草鱼游泳时,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A.尾鳍的摆动B.胸鳍和腹鳍的摆动C.各种鳍的共同作用D.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12.下列的动物中,不属于爬行类动物的是()1A.扬子鳄B.大鲵C.蜥蜴D.龟13.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A.B.C.D.14.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动物是()①蚂蚁②菜粉蝶③苍蝇④蜜蜂⑤黑猩猩.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15.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较快地爬行,而在光滑的玻璃杯上爬行得很慢,其原因是()A.蚯蚓要借助刚毛运动B.玻璃板摩擦小C.蚯蚓不能在土壤之外的地方爬行D.玻璃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16.有一种叫鬼针草的植物,当动物在草丛中行走时,身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动物在这一过程中起的作用是()A.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B.毁坏了鬼针草C.贮存了食物D.调节了生态平衡17.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不能分出前后左右,而且经过身体的纵轴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成完全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叫()A.辐射对称B.左右对称C.上下对称D.两侧对称18.河蚌体内的珍珠是由什么形成的()A.由肌肉的分泌物包被异物形成的B.由斧足分泌的黏液形成的C.由贝壳的分泌物形成的D.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包被异物形成的19.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依赖、相互制约B.各自独立、互不干涉C.相互促进、共同发展D.你死我活、势不两立20.观察水中游泳的鲫鱼时,会发现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由鳃孔排水,这是鲫鱼在()A.滤取食物B.平衡身体C.调节比重D.呼吸221.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原因主要有()A.用肺呼吸B.生殖和发育不依赖水C.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D.以上三项都是22.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蜂鸟摄食和消化的特点是()A.食量小,消化能力差B.食量小,消化能力强C.食量大,消化能力差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23.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A.环节动物B.哺乳动物C.鱼类D.节肢动物24.当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时,手臂处于下列哪种姿势()A.提水B.投篮C.举重物D.自然下垂2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蜻蜓点水B.青蛙冬眠C.兔的心脏在跳动D.孔雀开屏二、非选择题26.(7分)请根据描述的特征和所列的相关动物用线连在一起.(1)河蚌A.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2)草鱼B.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3)青蛙C.用鳃呼吸,通过鳍的协调作用游泳(4)涡虫D.身体两侧对称,背负扁平,有口无肛门(5)沙蚕E.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6)蛔虫F.身体呈圆柱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7)蝴蝶G.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27.(12分)根据图A、图B和图C回答问题.(1)图A示动作,图B示动作.(2)图A或图B中的[1]和[2]分别表示两种肌肉,[1]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