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他喝起酒来”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起文章来“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国忠捧砚,力士脱靴”;他是五岳寻仙,浪迹山水.他是”梦长庚星而诞”,死又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政治上却屡屡受挫,他----就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这样的评价:“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排挤出京第二年,借梦游,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梦游”的意境。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描绘了解诗的意境,研讨比较理解诗人的情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心灵的自由,感受生命的坚持。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也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难点是鉴赏“梦游”的意境。一、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这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的一个信念)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蜀长安齐吴越汉水梁宋第一次漫游:第二次漫游:江夏洞庭湖庐山金陵扬州淮南姑苏荆门安陆襄阳终南山洛阳齐州镜湖天姥山李白一生漫游图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内容内容--------梦游天姥梦游天姥形式形式--------吟:诗体名称吟:诗体名称,属于歌行体。,属于歌行体。特点:特点:11、篇幅较多,容量大。、篇幅较多,容量大。22、平仄没有近体诗那样严格。、平仄没有近体诗那样严格。33、用韵较灵活,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几句转一韵。、用韵较灵活,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几句转一韵。44、以七言为主,杂有长短句式。、以七言为主,杂有长短句式。目的目的----------留别:留别:是自己要走了,写诗赠给留在此地的朋友。是自己要走了,写诗赠给留在此地的朋友。天姥仙山----拨云尖天姥入梦云海漫漫天姥远眺仙雾弥漫学习第一段学习第一段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瀛yíng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是方丈、蓬莱。微茫:景色模糊不清。语yǔ:谈论明灭:忽明忽暗横:横断拔:超出赤城、天台tāi:山名瀛yíng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是方丈、蓬莱。微茫:景色模糊不清。语yǔ:谈论明灭:忽明忽暗横:横断拔:超出赤城、天台tāi:山名学习第一段学习第一段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