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现象教案3一、设计思想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即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包括技术设计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为了体现这些新的理念,“法拉第的发现”教学总的设计思想是:从“电能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录像直接切入课题,采用研究性学习策略,尝试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进行有目的的研究,达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1变验证型实验为探索型实验。本节课按照传统验证型实验的教学方法,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实验,这种教师走一步学生跟一步的固定模式,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自主探索的机会,没有探索的空间,不可能从发现问题中发展能力,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也失去了宝贵的教育价值,因此,改验证型实验为探索型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实验过程中探索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从而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探索型物理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自主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2突出学生自主探究以探究磁怎样产生电和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从教学模式上突出“探究”,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感悟,启发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研究,让学生归纳出结论,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探究的状态之中,充分展现物理教学的特点和魅力。二、过程设计1引入课题通过“电能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录像,提出电是怎样产生的?结合前面学习的“奥斯特的发现”,它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说明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产生电?怎样才能产生电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2实验探索磁怎样产生电?师:要利用磁场产生电流,需要些什么器材?让学生讨论并回答:首先需要一块磁铁来产生磁场,还必须电路闭合,以及检查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存在的仪器——灵敏电流计。师:现在给同学们提供一块蹄型磁铁,一个线圈,一个灵敏电流计,要想办法获得电流,让同学讨论并猜想:怎样才能获得电流?学生1:将导体放在磁场中就能产生电流。学生2:将导体放在磁场中运动就能产生电流。学生3:将导体放在磁场中不动,而磁铁运动也能产生电流。师:同学们的猜想十分正确,有待于实验的检验,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想办法获得电流,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电流、什么情况下不能产生电流。组织学生在实验探索的基础上汇报实验方法和结果,并进行归纳比较,找出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师:在实验中观察到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导体中有电流产生?学生: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电流。师:这个回答全面吗?学生: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中有时有电流,有时没有电流。师:导体在磁场中做怎样的运动才有电流产生呢?学生:讨论。师:(归纳)导体在磁场中上下运动和前后(左右)运动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导体是否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切割磁感应线时有电流产生,不切割时没有电流产生。教师利用自制的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模型演示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并进一步说明“切割”的意义。师:通过前面的实验和讨论,能否归纳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学生: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即:(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2)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师:电磁感应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这个现象,实现了“磁生电”的愿望。所以我们把电磁感应现象叫做法拉第的发现。法拉第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彼此不可分割的联系,使电能的大规模利用成为可能,开辟了电气化的新纪元。3实验探索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师:电流是有方向的,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猜想。学生1: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方向有关。学生2: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的方向有关。师:既然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跟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应线的方向有关,那么我们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呢?学生1:保持...